多肉之趣有四:叶插、砍头、播种和拼盆。想必大家都有共识,叶插、砍头和播种都是技术活,叶插根芽只出其一的,砍头不发根的,播种不出苗的情况经常发生。唯独拼盆这一项,似乎老少皆宜,只要百度一搜,要点一记,谁都能拼上一两盆毫无压力。况且,拼盆既能省土盆,又能美丽加成,怎能不受欢迎?但是你是否遇到过以下各种不得已拆盆的情况:为什么分盆养得好好的肉,拼在一起各种死伤各种徒长各种残疾?一个要徒一个缺水,该怎么浇水?拼完美美的,要不了多久就互相倾轧,相煎何太急?今天我就从种类、个体、造景和养护四个方面谈谈多肉拼盆的技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首先是多肉种类的选择,这一点网上教程和经验总结很多,不多赘述,要点是习性想通的拼在一起,这一点非常正确,休眠期不同的植物不适合拼盆,对水土光要求相差大的也应当避免,否则你必然会在浇水还是不浇水、晒还是不晒之间永远纠结下去,直到拼盆瓦解。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大家通常把高低搭配视作视觉美感上的要求,这里我要提醒大家,不同种类固有的体型会影响拼盆内植物的后期生长。正确利用这一点,高低搭配有时候也可以弥补肉肉们习性上的差异。较高的、冠幅较大的肉肉可以为底下矮小的肉肉提供遮阴的条件,一定程度上防止底下的肉肉被晒伤。反过来,护盆草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过快散失和土表过烫,非常适合木质老桩。选定种类以后,就是挑选合适的植株,这一点千万不能忽视,只有个体大小以及生长速度合适的植株搭配在一起,才能给后期养护带来方便。但凡生长快速、能够长成小灌木、喜欢生崽子或者随便掉个叶子都能长大的种类,比如各种匍匐的护盆草,青锁龙里几种特别喜欢横向发展的,熊童子,各种兔耳,所有不死鸟,枝干番杏、还有拟石莲里的特玉莲皮氏鲁氏等,都是只要条件合适就能爆盆的,千万不能挑选过大的植株,以免在对水土光的争夺角力中一边倒,把生长缓慢的压在底下或者挤在一边。如果要把生长速度不同的植物拼在一起,可以选择个体大的、根系强健但生长缓慢的植株和新生的幼小的但生长迅速的战斗机搭配,以此保证两者在未来一年内的平衡。三是造景,这个问题通常归为审美的范畴,在此我不谈喜好,大家爱啥拼啥,我要谈的是拼盆的可持续发展,即拼盆的生态。网上很多拼盆示范,甚至是教程指导的附图都是有误导性的,举个栗子,你一定见过,那种挤在一起满满当当五颜六色让人一眼就觉得好幸福好羡慕的拼盆。不可否认,多肉很顽强,挤一挤不死肉,甚至适度的拥挤能让它们长得更好。不过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多肉是一类能够迅速利用水分的植物,当它们满满种在一起的时候,由于根系众多,盆内分配给每一棵肉的土壤相当稀少,不论浇水还是浸盆,都能第一时间被吸收,较少的土壤吸附的水分也少,变相给根系一个相对干的环境,反应在地上部分就是各种娇艳。所以可想而知,当修过根系或者根系受损的新栽植物满满拼在一起,多数会发生的情况其实不是各种貌美,而是各种生长不良,根系与土壤之比很小,挤一挤的优势完全没有,反而限制了地上部分的生长,对植物的健康非常不利。故而,造景的时候要对植物的后期生长空间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个空间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一般以一年或一年半为期。一个理想的拼盆是可以越拼越大的,每次爆盆以后不必把原有的植物强行拆开,也无需修根,而是整个移入更大的盆子,适当增加植物以后形成新的拼盆,这样能最大程度保证植物不受损伤继续生长。拼盆完毕大功告成?非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拼盆的养护也许比单盆容易,也许更难,这取决于你拼盆的技术,拼的合适,事半功倍,拼的不太对,事倍功半。拼盆和单株种植一样,也是需要养护的,这时候完全就是上帝视角,你创造了盆子里的世界,你左右着这个世界,在拼盆植物的角力中,你可以袖手旁观,更可以出手相助。后期养护除了能保持拼盆的美感,还能弥补拼盆时的一点点小失误:及时整理护盆草,过密的护盆草很容易滋生害虫,也会使表层土过于潮湿,使其他植物烂根;石莲花生长过快可以考虑剥裙子脱裤子,让底下的空间腾出来;熊熊兔兔枝杈太多可以适当修剪半边,既能造型又能让边上的矮子们晒到太阳。一言以蔽之,拼盆也是技术活,下手的时候要抱着除非爆盆否则不换盆的坚定信念,不能以一时的美感作为标准,必须充分考虑到植物的后期生长。下图是前些天拼的一个普货盆,成本非常低,盆是廉价的黑塑料,土也是自己配的椰糠泥炭火山岩混合少量鸡粪肥,铺面是虹彩石,只有两株叶插苗和一片叶子,苗子是做姬化养护的,拼的时候简单的把底层土铺好,两个盒子倒过来,直接把土团取出后完整的放进去,周围填土,最后铺面,看着两边有点空,在一边放了个叶插,另一边留白。
因为拼盆经验不多,上文基本基于理论知识,欢迎大家对文字和作品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