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病虫害—黑腐
喜爱养多肉的花友们,最担心就是家里的盆栽多肉出现各种意外的状况,尤其是黑腐的问题,这也是多肉种植过程中最常有的事。多肉黑腐的严重,多半是水分过多导致的,浇水浇的太透多肉易黑腐,这是因为在潮湿环境下,菌类大量繁殖,当多肉植物根部因为不透气而导致化水时,真菌就会迅速感染,在肉肉植物上大量繁殖,最后造成黑腐。但也可能是其它原因导致的。那么多肉的黑腐要怎么处理呢?
多肉植物的黑腐病,是由“尖孢镰刀菌”这种真菌引起的(不同植物的黑腐病致病真菌不一定一样),尖孢镰刀菌是一类既可侵染植物又可在土壤内生存的兼性寄生真菌。和其它植物病原菌一样,存在着种下分化,可侵染许多植物寄主。
多肉植物产生黑腐的原因:
环境不通风,而且不注意给多肉清理枯叶,或者没有用铺面,导致多肉底部通风不好,发生黑腐,低矮的多肉更需要注意这一点。
因为多肉叶片化水导致的黑腐,比如浇水太多,没有给多肉控水,或者高温暴晒,叶片憋闷化水等,发现不及时多肉会黑腐。寄生虫引起的黑腐。有些虫子比如粉蚧也会引起黑腐/腐烂,尤其是根粉。这些害虫吸食植物汁液时造成的伤口会引起真菌感染。
浇水后暴晒引起的黑腐。这是大多数黑腐发生的直观原因,常出现于春末及夏秋季节。温度过高,浇水后培养土内部就变成了一个火锅,再加上通风不畅,无法及时降温,黑腐病原菌就会乘势而起。夏季高温,多肉根系不活跃,生长减缓,多肉植物自身免疫力下降,比较脆弱易黑腐。
外伤也会引起多肉植物黑腐。移盆或者叶插摘叶子等原因造成的外伤未养好,外加潮湿引起黑腐菌滋生,造成黑腐发生。多肉有伤口,无论是砍头叶插留下来的伤口,还是虫子咬噬留下的不起眼的小伤口,在夏季时都给多肉感染黑腐提供了条件。
黑腐多肉的处理方法:
黑腐病都是急性的,发生速度很快,要么杆子黑透叶片掉一地(典型的就是多肉植物白牡丹),要么整颗植株化水死掉,连叶插都来不及,所以当你发现多肉植物出现黑腐时就要立刻处理了,一定要毫不犹豫,手起刀落的进行砍头处理。一旦多肉植物黑腐,我们要从盆土湿度开始检查,如果是刚浇完水发现的,那就马上拔出来,严重的砍头处理,不然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镰刀菌可就随着你浇下去的水到多肉全身了,那时候为时已晚,整株都会挂掉。
发现多肉黑腐了之后,第一时间将黑腐的部分切除干净,然后将剩余部分涂多菌灵后通风且无直射阳光的地方晾干伤口,然后该叶插叶插,该定植定植。叶插要选择无病菌感染的叶片,且要与其它多肉叶插叶片隔开,防治叶片带黑腐病菌而感染更多。定植必须做消毒处理。另外,与黑腐的多肉距离比较近的也要做消毒处理,防治黑腐蔓延。要注意:切除前后,要洗手消毒,刀和剪刀也要消毒,杜绝传染。
处理多肉的黑腐,其实很简单的,自己动手就可以完成。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发现多肉有黑腐的话,要在第一时间处理,千万不要等。黑腐的话一般分为轻度和重度的黑腐,处理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一定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像这样的根部都变成黑色的了,已经完全黑腐了,就要去根保头了,发现要及时的处理,腐烂会很快,要把腐烂的部分全部都砍掉。根部腐烂的多数是因为浇水太多,或是因为施肥和花土的透气问题造成的,不过施肥和土的问题都是小部分的。
盆栽多肉黑腐的地方,一定要砍干净,要砍到多肉茎显露出正常的颜色为止,有一点黑的还会继续腐烂的。在处理黑腐时,用的刀具都要进行消毒的工作以免传染其他的植株。
处理干净后,涂抹多菌灵或是放置在阳光下晒上半个小时用于消毒杀菌的工作,然后放在通风处将伤口晾干,大概2-3天就好。重新栽种的多肉,都要重新换土并且泡多菌进行充分的杀菌工作。
上盆后的多肉,要放到光线弱的地方,要通风,不要强光暴晒,也不要马上进行浇水,要慢慢服盆养好根。要知道的是,根系弱小就会很发生发生黑腐的情况,加强根系的养护,可以防止多肉烂根和黑腐。
黑腐砍头一定要砍到茎没有被感染的位置,不然还会继续向上蔓延,砍头后在切口处抹一些多菌灵,没有可以抹烟灰,晾两天后再扦插。如果多肉的杆子已经黑了一半,黑腐的原因是温度骤降,叶片化水,没有及时处理,化水叶片感染到了杆子,引起的杆子化水,所以大家看到叶片化水,需要及时从生长点清理掉,不要心存侥幸心理。
最好不要贸然浇灌多菌灵溶液尝试治愈黑腐,这时候吸水只能导致黑腐扩散的更加迅速。多菌灵灌根一般是用来治疗叶面上的真菌感染的,在黑腐已经发生后,治愈效果并不好,这时候挖出来检查根系和砍头才是正确的做法。当多肉植物出现掉叶子、叶片无理由化水这类疑似黑腐情况时,如果盆土处于全干状态,可以继续观察。如果盆土潮湿,应该果断挖出,切断来自根部的水分传送,阻止黑腐继续扩散。
如何预防多肉的黑腐病:
1、选择不容易挂的多肉养:
这点或许有点歧义,但是确实像普货一类的会有更强的生命力。像传说中的小红衣,即使没有黑腐也容易挂的一种肉,外号叫做“夏必死”。反而是冬美人这种普货,基本不用管都好好的。还有像十二卷这样基本都不会招虫害的多肉也是很多人喜爱的。当然这不是叫大家一定要这么选择买肉,只是要有失去它的准备,再买容易挂的肉也是可以的。多肉的顽强的生命力和抵抗外界危险因素的能力是有差别的。这点就见仁见智啦。
2、选择透气性、控水性好的土壤:
一般的市面上的混合型多肉土,颗粒含量说得很高,其实偷工减料的到处都是,毕竟为了赚钱,压低成本才是利润的来源。一般的混合型多肉土不仅土壤密度大,吸收水份不易散发,久了会板结,浇水浇不透,容易滋生病菌和虫子,时间再久就闷着根部,再加上不好的天气,多肉仅仅是因为这样的土就会死伤大半。黑腐在密度大的土壤中很容易发生,根部闷坏导致化水有伤口,病菌就趁虚而入从而黑腐。因此,养肉久的人就会发现,用大比例的颗粒土,甚至是全颗粒,只要在正常养护和正常天气的情况下,多肉死亡率就会降低很多。因为颗粒土,特别是6-12mm的颗粒土,颗粒间的缝隙比较大,能够提供充足的空气流通和排除多余水份。颗粒土效果最好的是赤玉土,最经济实惠的是火山岩。用颗粒越多的土能够越好滴避免产生黑腐的因素。
3、盆地一定要垫上排水物:
一般我们都会选择陶粒或者鹅卵石等来垫底,能够有效排除多余水份,增加盆内空气流通空间和散发水份的空间,避免高温高湿等情况下发生黑腐。没有排水物,就更容易产生发生黑腐的机会。
4、尽量不要铺面或者用颗粒土铺面:
用颗粒土铺面其实就是等于主要用土,只是为了好看和压住可能漂浮的土壤。这里建议用赤玉土。看到有人用小白石子铺面,这就是不太好的,这种白石子不透气,压着土壤保住水份,水多就闷坏根,然后就可能机会性引发黑腐。并且白石子铺面看买不到土壤的干湿程度,个人觉得实在是很不好。用不透气的东西铺面会增加黑腐的机会。
5、选择孔多的花盆、盆壁透气的花盆:
一般大家都会追求好看,用流釉料的半釉盆或者全釉盆再或是瓷盆,还有塑料盆、金属盆等,其实这一类盆盆壁的透气性是最差的。透气性居中的是瓦盆、石膏盆等,比较好的是素烧盆、水泥盆等。孔越多越透气的花盆预防黑腐的效果越好。孔多的花盆不仅可以增减透气性,更可以借助浇水把虫子和虫卵从花盆里排出(当然,如果是混合的容易板结的多肉土,那效果肯定不好)。如果考虑经济开销,白色万象盆是最合适的,孔超多。如果经济允许,素烧盆是最好的。用孔少、盆器不透气的花盆,都有更多机会导致黑腐的机会产生。
6、浇水具体时间:
在正常的浇水时间间隔下,浇水的早晚应该根据季节调节。夏天建议晚上八点半之后浇水。冬天建议午后浇水。另外建议不要浸盆,尽量浇透,因为采用浇透的方式可以将花盆里的一部分病菌、虫子、虫卵冲出去(当然,如果是混合的容易板结的多肉土,那效果肯定不好)。做好这一步可以避免多肉闷坏化水或者冻伤化水,预防黑腐产生于自己的手中。
7、定期灭菌、灭虫:
不管多厉害的高手,病菌和虫害一定是避免不了的,多多少少都有一两只,有着一两只或者是一个卵都是隐患。当虫子咬破多肉,病菌就会从伤口进入,直接侵害多肉,直至其腐烂。所以防菌防虫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要等到病菌爆发、虫害爆发再去对付,那样只会很被动,可能多肉毁坏的程度也会增加。因此定期的配合浇水来加入杀菌药和杀虫药来浇水是能够预防黑腐发生的机会的。
8、尽量一花一盆:
这件事对于大家都是比较困难的,可能因为花盆不够,都会有种到一起的情况。因此,大家就是尽量做到就好了。黑腐的发生是会传染的,但是这种传染仅限于有伤口的多肉之间(就是说,两颗肉放一起,其中一棵有伤口并有黑腐,另一棵没有伤口很健康,并且保证土里没有蚧壳虫等虫害,只要不去动这两棵,最后黑腐的那棵腐败干枯了,另一棵还是会好好的)。但一般黑腐多是因为蚧壳虫咬破多肉的根部产生伤口,蚧壳虫在拼盆里不会只咬一颗肉,肯定是会分布开去咬盆里的多肉,会不会那么快被咬到是另一回事,但这样就黑腐病菌就会对所有被咬出伤口、化水产生伤口的多肉进攻,所以拼盆里的肉都岌岌可危。所以一花一盆是有根据的,并且定期杀菌杀虫也是要跟进的,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黑腐。
9、不要弄伤多肉:
除了虫害会弄伤多肉,有时候谁拿根竹签往土里一插或者拔出来重新种,都很有可能伤害根部等地方并产生伤口。所以大家尽量不要去弄伤多肉本身,没有伤口,病菌就无法进入,那么就成功预防了产生黑腐的机会。还有,如果多肉拔出来重新种,最好晾一晾,晾干伤口再种。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