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肉世界是看不完的,我觉得它的奇妙之处就是那些野生的萌物们,虽然我很想把它们搬回家,但我还是喜欢远远地看着它们,如果它们长得比较多,我也不介意待会一两株,大家可不要过渡采摘哦!保护生态,人人的责任!
★ 1垂盆草这个是一位盆友刚从山上挖回来的,还是非常翠嫩,不过很多盆友养一段时间就变得和野草一样,所以还是原生的美!
娇翠欲滴呀,早上路边还有着一点露珠的时候看最美!
盆友养了几个星期之后,就变上面这样哈,有点凄凉呀!主要是没见光,在室内徒长了!
2滇石莲滇石莲为景天科石莲属多肉植物,原产于中国的云南(滇:云南简称),是中国的特有品种,在阳光下呈现蓝灰黑色,叶片饱满,形态漂亮。
滇石莲整个植株覆盖短柔毛,株高5~10厘米。主根细长,长达10厘米,粗约1毫米,有侧根和多数纤维状细根。植株的茎直立,不分枝,植被柔毛。
种荚成熟期9月前后,滇石莲产自大理和东川;生于海拔—米的岩石缝中,有点乱长了!
3海芙蓉(图片来源:百度百科)着个小多肉叫海芙蓉,只能在福建和钓鱼岛见到它们了,福建盆友说有长一大丛的。
白花丹科补血草属的丛生海芙蓉。
4垫状点地梅垫状点地梅,根部有着非常坚实的一层垫,它是报春花科点地梅属,适应高寒气候的切糕状植物,青藏高原广布。
垫状点地梅,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形态哦!密集恐惧症患者表示一点都不喜欢!
5景天点地梅报春花科点地梅属,这是另一种对于高海拔气候的适应形式,它正在向多肉植物的方向发展。
6高原点地梅7雀丽这个状态不好的时候就像是野草,不过群生的挺好看的!
8梭沙韭(来源:中国国家地理)它是葱科葱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9不知名的多肉发现地点:四川攀枝花(图片来源:见水印)
10不知名的多肉发现地点:四川峨眉山(图片来源:见水印)
11不知名的多肉发现地点:福建安溪(图片来源:见水印)
12不知名的多肉发现地点:四川木里
13圆叶石莲14密叶石莲(图片来源:见水印)
15条叶唇柱苣苔在广西发现的条叶唇柱苣苔
苣苔科多肉植物(广西)
16绿花石莲绿花石莲(变种)绿花石莲花、石灯台,在《秦岭植物志》中有记录。(图片来源:见水印)
块根多肉(很多盆友都不熟悉呢!)块根是植物侧根或不定根膨大而成。这种变态根不象萝卜等,每株只形成一个肉质根,而是一株可以形成许多膨大的块根。常见的如甘薯的块根,看下面的图片就明白了。
安吉丽娜块根多肉
龟甲龙块根
1山乌龟(地不容)山乌龟:野外一种爬藤类植物
人们也叫它金不换、千金藤。2独根草独根草,虎耳草科独根草属。花期就是孤零零的一枝花,其余时候就是孤零零的一片叶子,好在一般一片区域内都会有一片小群落,看起来不会太孤单。这也是种很特殊的野花,植株生长在岩壁缝隙里头,春季先开出艳丽的花朵,花后才会长出一片硕大的叶子。独根草的生长环境和槭叶铁线莲相似,在霞云岭、上方山、密云坡头、玉渡山都能找到这种独特的野花。
3请输入标题福建观音座蕨,地下具有观音座状的块根,别名:福建莲座蕨、地莲花、马蹄基、牛蹄劳山猪肝、土瓜、狭羽观音座莲、羊角串等,莲座蕨科观音座莲属。
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林下溪边或沟谷,性喜生长于阴湿的环境中,较耐寒。我国福建、广东、广西、台湾、贵州、云南、湖南、湖北等省均有分布。比较稀有。
4半圆盖阴石蕨半圆盖阴石蕨。国内也有当盆景,观赏肉质根茎的
5野果类的块根赤雹,爬藤块根
毒瓜
鼠拉冬瓜
老鼠瓜(现在有很多它的在栽培的品种,可以吃的)(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栝楼,葫芦科栝楼属。产辽宁、华北、华东、中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和云南,现在广为栽培,花冠多裂造型奇特。
山苦瓜
奇异的多肉1马齿笕马齿苋是田头路边随处可见的一种野菜,它耐旱,生命力很强,即使拔起久晒,也不会枯死。也叫马苋、五行草、五方草、长命菜、九头狮子草、马胜菜。
2沙生马齿笕3小琉球马齿苋4三种盐千屈菜(图片来源:见水印)
5盐生草白茎盐生草(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红茎盐生草
盐爪爪
盐角草
6赤碱蓬辽宁盘锦有个红海滩,就是赤碱蓬长出来的(角果碱蓬)
越是盐碱就越红的赤碱蓬
赤碱蓬(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7肉苁蓉(沙漠人参)肉苁蓉,沙漠中的最奇葩!在国人的眼中,它是大补的“沙漠人参”,坊间戏称为“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可叹!身为没有叶绿素的全寄生植物,它的寄主梭梭、红柳被当做柴火,遭大肆砍伐,可悲!沦为濒危植物,依法被保护,奇葩踏上不归路。
篇幅有点过长了,不过希望你们不要太介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