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境栾川潭头镇拨云岭村入选全国乡村治 http://www.luanchuanzx.com/lcxjd/10306.html
做一件让教育更美好的事
charactereducation
●
圆顶清真寺又称金顶清真寺,坐落在耶路撒冷老城区,是伊斯兰教著名清真寺,也是伊斯兰教的圣地。
年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后,不断拆毁阿克萨周围的大部分建筑。年8月21日一名宗教狂热的澳洲观光客到耶路撒冷朝圣时,放火烧毁伊斯兰教三大胜地之一的阿克萨清真寺,伊斯兰教世界群起激愤。年,以色列对阿克萨清真寺的地下通道进行“考古挖掘”,不仅已经导致清真寺附近的道路塌陷,而且还对整个清真寺的地基构成了严重威胁。
犹太的先祖亚伯拉罕祭拜上帝的石头就位于寺内正中央,而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也曾踩着这块石头登天接受真主启示后返回人间。
我们到达海法的时候,刚好遇上了安息日。安息日存在与犹太教,是根据上帝六日创造天地万物,在第七日歇息,于是上帝把这一天定为圣日(即星期六),在这一天,犹太人不许工作,要全心敬拜上帝。
后来,基督教诞生之后,将星期日定为主日。所以在每周五太阳落山之后到周六太阳落山之后,这个时间段里,所有的犹太教徒是不能工作、进食。这个就有点像伊斯兰教斋节期间的习俗。
海法是以色列的第三大城市,同时也是巴哈伊教的圣地,世界为数不多的巴哈伊教教堂就有一个在此:巴哈伊空中花园。
巴哈伊教是个新的独立宗教。巴哈伊教没有神职人员和地方教堂,每座庙宇都有九面,每面有一大门,代表可以从各方向加入巴哈伊信仰。庙宇中不出卖纪念品,不接受馈赠。我们从工作人员得知,巴哈伊空中花园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巴哈伊教徒,他们自发地来到这为教堂服务。我们所熟知的潘石屹就是虔诚的巴哈伊教徒,台湾创作歌手方大同的父母也是巴哈伊教教徒,巴哈伊教的教义推崇“大同”“宗教同源”“人类一体”,所有就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大同”。
摩西带领他的族人走出埃及,来到这片“应许之地”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所罗门王在这里建立了圣城耶路撒冷。在这片“应许之地”上,犹太人怂恿罗马人杀死了耶稣,穆罕默德骑马随天使夜游,十字军在此建立神圣的王国,基督徒和穆斯林在这里相互残杀。这里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地,也是共同的伤心地。
这里注定成为一个文明的斗兽场,直到今天我们都不知道这里应该叫巴勒斯坦还是以色列。岩顶上的圣殿、阿克萨清真寺、哭墙、耶稣圣墓教堂、锡安山、橄榄山处处是神迹。这里是宗教圣地,但却没有一天的和平。这片土地见证了帝国的崛起、历经了文明的兴衰,容纳了一切“一神教”,却容不下一个异教徒。
站在这片土地上,三千年的历史在这里回荡,想一想你身边这些神圣遗迹,感受他们辉煌的过去,在看看你身边的人们,不禁想起《天国王朝》中的一句台词:“我们守卫这座城市,不是为了保护这些石头,而是生活在城墙内的人们。”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在中国大陆很多做儿童阅读的人肯定都听过一个关于犹太民族爱书的故事。据说在犹太人种族里,当他们的孩子刚刚懂事的时候,孩子的母亲就会将蜂蜜滴在书本上,让孩子们去尝一尝书上的那一滴蜂蜜的味道。
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未得到论证,但我想这么做一定是想让孩子懂得蜂蜜是甜的,书本也是甜的道理,小孩从小就像爱吃蜂蜜一样爱阅读,在儿童的心灵上打下热爱读书学习的烙印。
犹太人重视知识教育还有一个故事。一位母亲要她的儿子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的房屋被烧毁时,所有的财产都被抢光了,那么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孩子们的回答的当然是好吃的好玩的或金钱之类的东西。然而她们的母亲却深情地启发孩子,这些都不对:“你要带走的不是金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我们都知道以色列掌握着许多的国际尖端科研技术,于是在特拉维夫就抽出时间前往了特拉维夫大学。从市区驱车半小时爬上一座山,就看到了特拉维夫大学,大学坐落在山腰,我们参观校园期间也看到了一些中学生的夏令营活动,学校不是很大,在图书馆遇到了一位广州的留学生,他建议我们一定要去校园内的犹太散居博物馆。
犹太散居博物馆位于特拉维夫大学内,馆内为犹太人提供了搜寻自己家族史的可能,一进馆就有许许多多的电子屏幕播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他们在讲述着自己家族的故事,分享着世界各地的犹太教礼拜仪式,在展厅内还专门陈列了世界各地由犹太人设计的著名建筑。
犹太人在馆内有自己的数据库,可以从中查找自己的家谱、自己名字的起源,以及自己所在社团的历史。犹太散居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专门展示犹太民族及其历史的博物馆之一,所有的展示品向参观者传递着一种自豪与骄傲的气息。
与犹太人散居博物馆完全不同的就是位于耶路撒冷的犹太屠杀纪念馆,纪念馆的大门写着“YadVashem”,据说这是纪念馆的原名,是来自于圣经:“我必使他们在我殿中、在我墙内、有记念、有名号、比有儿女的更美.我必赐他们永远的名、不能剪除。”
纪念馆的设计师是著名的犹太建筑师MosheSafdie,特拉维夫本古里安国际机场也是出自他之手,新加坡的金沙酒店,无边泳池也是他的作品。
纪念馆的总体色调是灰色,建筑大多是用线条性极强的直线与棱角。纪念馆如同一把利刃一下劈开了赫茨尔山,两端悬挑出山谷,参观者由光明进入,在长长的黑暗中复又走向光明。三角形的构图取自以色列的国旗上的大卫星,只剩一半的三角,另一半代表二战期间被屠杀的万犹太人。
在主馆的门口写着:“我们给这些受害者们一个身份,我们给他们一个声音,我们给他们一张脸孔,”“我们也为纳粹分子做了同样的事情……我们想要告诉公众,他们不是怪物,他们只是做了残暴事情的人。”确实如此,纪念馆中除了犹太人的照片,尚有许多纳粹的照片,分别注明了他们的结局。以色列人恩怨分明,建国后,以色列特工摩萨德一个个追踪当初的纳粹,誓让所有的纳粹一个都不漏地落网。
在主馆的尽头,有个非常大的穹庐圆锥形的镂空设计,上面出现了许多遇难者的照片,下方是一个小水池,我的解读是这是一个瞳孔,透过眼角膜我们看到了光芒,还看到了那藏在眼睛里的泪水,有哀愁,有悲伤,也有光明。
以色列总理沙龙在屠杀纪念馆馆开馆仪式上说:“当你离开这个纪念馆时,你能看到耶路撒冷的天空。我知道一个犹太人在呼吸着耶路撒冷空气时,心里会作何感想。
他会感到自由,他会感到,他回家了……他知道,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可以让犹太人有权力和能力保护自己的地方,这意味着犹太人将永远不会再次经历大屠杀。”当时的犹太人也许就因为过于分散,造成了被屠杀的局面,现在他们终于在以色列、耶路撒冷享受宁静。在一些野史中记载,希特勒的外公是犹太人,从小就虐待他,所以造成了他极端仇视犹太人。
沿着指示会到达最后一个场馆,叫儿童纪念馆,馆不大,用镜面的反射营造出多面角的感觉,馆内只有一个个玻璃反射着极微弱的光线,呈现了一个个蜡烛,所有的参观者一个接一个手扶墙上的扶手缓步前行,跟着前一个人的脚步,厅中回荡着一个男低音,一个个读出二战中被杀害的万名孩子的名字,国籍以及死去时的年龄,着实让人震撼。出口有一副画,上面写着:StarswithoutaHeaven-ChindrenintheHolocaust。
我们看到了犹太散居纪念馆里,犹太民族的自豪与骄傲,也在屠杀纪念馆中看到了忧伤与哀愁,也许就是在这片应许之地上,流淌着太多的历史,但日子总要向前,只有各自安好,才是对未来最大的慷慨。
—
愿一同并肩在教育一线的我们,因一种精神而欣喜,为同一场美好而坚持,让我们在同样的温暖里安顿内心。一起来:做一件让教育更美好的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