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立体精准白癜风治疗方案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424/6188264.html
《游十八堂同人诗稿》译录
编译/刘仓
孙利兵
题记:蔚州大地自古钟灵毓秀、鸾翔凤集,特别明、清以来,大兴文化之风,文人雅士,达官显贵慕名而来,留下了不少诗词歌赋,蔚州十八堂的这块艺文碑就充分说明了这点。十八堂艺文碑现存十八堂碑窟,经孙利兵、刘仓、李志国、张富聪、宋文静等人共同努力,完成该碑抄录,后刘仓、孙利兵将该碑文字进一步翻译整理。十八堂艺文碑共字,分碑额、序、正文、落款四部分。碑额八字篆书刻《游十八堂同人诗稿》,序为蔚州知州包骙于道光十年(年)四月作,记录了做诗的背景,正文共收录了包骙、国勒明阿等八位作者的古体诗16首。由于译录者水平有限,在译录过程中,难免遗误,敬请指正。
游十八堂①同人②诗稿
一、序。
作者:包骙
余性耽③山水,蔚萝④地处关外而山环集,甚惬⑤余怀。莅任⑥以来,尺一丘一壑,足供眺望者,公馀⑦之睱莫不游览。尝一至焰光山太子寺,三过浮图,一登五台。虽耳闻十八堂之名,屡以险峻中止。今年,偕都阃国振远⑧、少尉⑨王新之,友人黄芷庭、金子俊、邱晴江,并携谢甥文湧、大儿长华,乘竹兜⑩共登,留宿一夕。摩挲?碑碣?始知北(此)山本名莲花山朝阳洞,俗呼为十八堂耳。因为颜额?揭其名于洞口,并赋四律聊以寄兴。
时道光十年岁次庚寅四月十一日也
注释:①十八堂:古寺院名称,位于现在的河北省蔚县。
②同人:指有着相同志向的人,或者在同一单位共事或者同一行业中人。本文指一同游览并作诗的八人。
③耽:沉溺,迷恋。
④蔚萝:即今河北省蔚县。
⑤惬:合乎。
⑥莅任:到职。
⑦馀:通假字,通余。
⑧都阃国振远:都阃,指统兵在外的将军;国振远,人名,即国勒明阿,因国勒明阿为振远人,故称其为国振远。
⑨少尉:官衔名。
⑩竹兜:一种有坐位而无轿厢的竹制轿子。
?摩挲:用手抚摸。
?碑碣:各种形制碑石的统称。
?颜额:题额。
译文:我天生就喜欢山水,蔚萝虽地处关外,但四周都是山,十分合乎我的心意。我赴任蔚州以来,很小的一丘一壑,只要能让我登高远眺的地方,我办完公事,空暇时没有不去游览的。我曾经一次去过焰光山太子寺,三次去过浮图,一次登过小五台山。虽然听说过十八堂这个名字,都因为山路险峻而终止游览。今年,我偕同统兵在外的将军国振远(即国勒明阿)、少尉王新之(即王宝),朋友黄芷庭、金子俊、邱晴江,并领着外甥谢文湧、大儿子长华,乘竹兜共同登山,并在山上留宿一晚上。我看碑碣才知道此寺本名叫莲花山朝阳洞,俗称十八堂。为此,我在洞口题额,让人们知道他的名字,并作四首律诗以表达我的兴奋之情。道光十年岁次庚寅四月十一日。
无题一
作者:包骙
石嶂①斜开宛转②通,笋舆③高拥度蚕丛④。
寒生峻岭经年⑤雪,响彻⑥苍松一径⑦风。
幽僻⑧境超尘世外,攀援⑨人在画图中。
登临指点天宽处,四望无垠目力穷。
注释:①嶂:直立像屏风一般的山峰。
②宛转:回旋;盘曲,蜿蜒曲折。
③笋舆:即竹舆,指竹轿。
④蚕丛:指蜀道,此处指如同蜀道那样难行的山路。
⑤经年:经过一年或者若干年。
⑥响彻:充满了回荡的声音。
⑦径:小路。
⑧幽僻:幽静而偏僻。
⑨攀援:抓住或者依附他物而移动、延伸。
译文:屏峰斜立,山路蜿蜒曲折而上。竹轿被高高地抬起,走在这像蜀道一般难行的山路上。山顶积雪还没融化,寒意侵人。一路上劲风狂吹,松涛大作。此地幽静偏僻,如在尘世之外。攀登的人,又如在图画之中。登上山顶,天地开阔逸兴指点,四望无际,看不到边。
无题二
作者:包骙
压地撑天①秀色②苍,莲花深洞恰朝阳。
危崖高耸三千仞③,古迹名传十八堂
桥跨山腰排鹰齿,路盘峰顶走羊肠。
摩挲④怪石晶莹甚,片片都成琥珀光。
注释:①压地撑天:压着地,撑着天,指弥漫充满于天地之间。
②秀色:美好的景色或者容貌。
③三千仞:仞,长度单位,古时八尺或者七尺叫做一仞。三千仞意指山峰险峻高耸。
④摩挲:用手抚摸。
译文:苍莽的美景充满于天地之间,莲花山的深洞正好朝南向着太阳。高峻的悬崖有三千仞高,这个古迹就是传说中的十八堂。一座桥跨在半山腰中像一排鹰齿,沿着一条羊肠路盘旋着走到峰顶。用手抚摸着那十分晶莹的怪石,怪石片片都发着琥珀一样的光泽。
无题三
作者:包骙
自古长生共说仙,神仙踪迹寄山巅①。
蜿蜒峰拱②灵岩矗,嵂崒③屏开石洞悬。
炉灶未留难觅药,巉岩④有迹竟成莲。
携俦⑤一宿蓬莱境,不遇神仙也是缘。
注释:①山巅:指山顶。
②拱:环绕,拱卫。
③嵂崒:形容高峻。
④巉岩:高而险的山岩。
⑤俦:伴侣。
译文:自古都说神仙长生不老,神仙的踪迹就在这高山之巅。蜿蜒曲折的山峰拱卫着这高高矗立的有灵性的岩石,石洞就悬在这高峻的岩石边上。石洞里没有留下炉灶,也就不能找到成仙的丹药,不过,高而险的山岩上有一朵朵石头形成莲花。携带同伴在这蓬莱一样的仙境留宿一夜,遇不到神仙也是一种奇缘。
无题四
作者:包骙
已近黄昏尚①看山,置身天半隔尘寰②。
峰腰漫吐云千叠,洞口平吞月一弯。
虎迹纵谈③忘悚怯,经声罢讽④倍幽闲。
抽毫欲写登高赋,剪烛深宵稿费⑤删。
注释:①尚:副词,还的意思。
②尘寰:尘世,人世间。
③纵谈:无拘无束地谈。
④讽:背诵,诵读,古时僧人念经又称讽经。
⑤费:通“悖”,谬误的意识。
译文:天已近黄昏了我还在看着这山的美景,置身在半天空仿佛离开了人世间。白云弥漫在半山中,一弯新月吞现于洞口。在有老虎出没的地方,大家无拘无束地谈着,谈兴正浓,忘记了害怕,念经的声音停下来,更加感到这地方的幽静清闲。提起笔来欲写一篇这次登山的文章,到深夜,减掉多余的烛芯,将稿件中的错误删掉(意指在美景奇景面前,文词都显得逊色而难以表达)。
赏析:以上古诗及序均由当时的蔚州知州包骙所作。序介绍了作诗的背景、缘由及古诗创作者的一些情况。序为读者更好地去理解诗的内容提供依据。在包骙所作的四首七言律诗中,其以时间及空间的先后变化为主线,描写了登十八堂的艰险,远看十八堂的峻秀,近看十八堂的仙气,以及夜宿十八堂的新奇。
作者简介:包骙:生卒年不详。江苏上元县(今南京市)人,年——年任蔚州知州。
无题五
作者:国勒明阿
校猎①来登极峻岭,风前蹀躞②共挥鞭。
路回崄巇③羊肠曲,人向崎岖鸟道④穿。
屏嶂⑤遥分堂十八,悬崖何止仞⑥三千。
振衣⑦凭眺⑧尘怀⑨路,始信人间别有天。
注释:①校猎:遮拦禽兽以猎取之。亦泛指打猎。
②碟躞:往来徘徊。
③崄巇:形容山路危险。
④鸟道:比喻险峻的山路,只有飞鸟可以通行。
⑤屏嶂:屏嶂在古代典籍中少量出现,多用于将山比作屏风。
⑥仞:长度单位,古时八尺或者七尺叫做一仞。
⑦振衣:抖衣去尘,整衣。
⑧凭眺:踞高远望的意思。
⑨尘怀:世俗的意念。
译文:我为了打猎来攀登这极其险峻的山岭,在大风中骑着的马往来徘徊,不予前行,大家共同挥鞭打马,催马前行。这危险的山路来来回回,像羊肠一样蜿蜒曲折,人在这崎岖不平,只有鸟可以通行的山路上穿行。在那屏风一样的山崖上远远可以分辨出十八个石堂,这悬崖何止有三千仞高!(站在堂上)抖去身上的尘土,眺望来时的红尘往路,才相信人间还有这样的仙境。
无题六
作者:国勒明阿
洞号朝阳景独超,嵯峨①一一列山腰。
灵岩秀毓②莲花石,窄径斜通鹰翅桥。
日落松林残照迥③,香沉佛座篆烟④消。
嫩寒不觉侵衣袂⑤,环座同饮酒一瓢。
注释:①嵯峨:形容山势高峻,也指坎坷不平,或者形容盛多。这里指多的意思。
②秀毓:毓秀的倒装。原意为产生灵秀的人物,这里指石头孕育出灵性。
③迥:远的意思。
④篆烟:指像篆字笔画那样袅袅盘旋的香烟。
⑤衣袂:借指衣衫。
译文:这些叫朝阳洞的石洞,其景色超出寻常的美丽,这许多的
山洞都一个一个地排列在半山腰中。石洞里是孕育出灵性
的石莲花,一条狭窄的小路斜着通向鹰翅桥(悬桥名称)。
太阳落向松林里,残阳照得很远。香灰落在佛座上,余香
燃尽,袅袅香烟已不在。轻寒不觉已渗透衣衫,大家圆坐
在一起,同饮一瓢酒,畅兴御寒。
赏析:以上两首诗均为国勒明阿所作。作者描写了十八堂山路的崎岖及十八堂的古朴。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描写生动,意境旷达,特别是“嫩寒不觉侵衣袂,环座同饮酒一瓢”句,生动地再现了作者夜宿十八堂时的情景。
作者简介:国勒明阿:生卒年:?——,清满洲镶白旗人,富察氏。乾隆间袭世管佐领,道光间累官哈密帮办大臣,接替押送张格尔至京。官至巴里坤总兵。
无题七
作者:黄芷庭
十八堂开万仞山,层峦①高耸出尘寰②
穿来鸟道③苍松径④,踏破蚕丛⑤碧鲜⑥斑。
幽僻洞分深浅境,苍茫⑦云逐有无间⑧。
摩挲⑨满壁莲花现,谁道巉岩⑩怪石顽?
注释:①层峦:重叠的山岭。
②尘寰:尘世,人世间。
③鸟道:比喻险峻的山路,只有飞鸟可以通行。
④径:小路。
⑤蚕丛:指蜀道。
⑥碧鲜:青翠鲜润的颜色。
⑦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⑧有无间:指廖阔的天空,看似有,却空无。
⑨摩挲:用手抚摸。
⑩巉岩:高而险的山岩。
译文:在这万仞高山上开辟出十八堂,重叠的山岭高高耸立,好像已经超出这尘世间。我在这两边是苍松,险峻的小路上穿行,踏破这像蜀道一样难走的小路上青翠鲜润的斑痕。这幽僻的石洞有深有浅,苍茫的浮云在天空中追逐。用手抚摸着这满壁的怪石,感觉到朵朵莲花呈现,谁说这高而险的山岩上的怪石没有灵性呢?
赏析:这首小诗轻捷洒脱,寥寥数语,就像读者展现了一幅十八堂的美景画。
作者简介:黄芷庭,浙江绍兴人,其余不详。
无题八
作者:王宝
篮舆①百折②度崎岖,直上峰巅窄径纡③。
石结莲花深洞满,云封螺黛④翠屏⑤舒。
苍茫风景催诗句,缥渺烟霞入画图。
长啸⑥一声山谷应,有谁同此兴豪无?
注释:①篮舆:即竹舆,指竹轿。
②百折:形容曲折之多。
③纡:弯曲;曲折。
④螺黛:古时妇女用来画眉的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这里代指青黑色。
⑤翠屏:绿色的屏风。
⑥长啸:大声呼叫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译文:我坐着竹轿弯弯折折地走过这崎岖的山路,狭窄的小路一直弯弯曲曲,直到山顶。在这很深的山洞里,满是石头形成的莲花,云彩遮住阳光,让这大山变成青黑色,云彩过后,大山又像绿色的屏风一样舒展开来。这苍茫的风景催人写出美妙的诗句,这缥缈的烟霞让人仿佛在图画中。一声长啸山谷发出回声,谁都同我一样,在这里怎么会没有豪放的兴致呢?
无题九
作者:王宝
古寺同登到碧岑①,凉风习习透衣襟。
千岩万壑无今古,翠柏苍松自浅深。
一片天光残照落,四周山色暮烟②沉。
悬崖也有桃花放,折得归来拥鼻吟③。
注释:①碧岑:青山
②暮烟:傍晚的烟雾。
③拥鼻吟:指用雅声曼声吟咏。
译文:大家为了去参观古寺登山了这青山,习习的凉风穿透衣襟。这千岩万壑古往今来没有改变,这翠柏苍松自然由近生长到山之深处。已是残阳落山的时候,天空只剩下一片光亮,四周的山色烟雾顿时暗了下来。在那悬崖上也会有桃花开放,从悬崖上折的一枝桃花,归来时雅声曼声吟咏着。
赏析:这两首诗描写生动逼真,对仗工整,语言也明白晓畅,没有深奥难懂的句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副十八堂完美的春季山水画。
作者简介:王宝,生卒年不详。安徽省安庆人。
无题十
作者:邱恒春
境拟蓬莱小洞天,登临①雅合②驻山巅。
层崖③云护千株树,奇石光萤④万朵莲。
碑碣⑤犹留前代字,神仙多结此间缘。
胜游⑥顿觉胸怀旷,月下徘徊走忍眠。
注释:①登临:登山临水,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②雅合:这里是雅会的意思。
③层崖:形容山势险峻。
④光萤:是指光润晶莹;光辉明亮。
⑤碑碣:各种形制的碑石的统称。
⑥胜游:快意地游览。
译文:十八堂的环境好像蓬莱小洞天的环境,我们来这十八堂游玩,在这山顶雅会。这险峻的大山插入云霄,保护着这山上许许多多的树木,十八堂里神奇的石头光润晶莹,像千万朵莲花。石碑上还有前代人留下的字迹,这字迹记载着神仙多与这十八堂结缘。快意地游览后顿时觉得胸怀宽广,夜晚在月下来回走动,怎么也不忍入睡。
赏析:这首诗作者将十八堂与蓬莱仙境相并论,全诗行文流畅,想像瑰琦,格调高雅,热情奔放,充满了理想浪漫主义色彩。全诗不仅书写自然风光的优美,颈联“碑碣犹留前代字,神仙多结此间缘”更是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对人文精神的引领和思想境界的追求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作者简介:邱恒春,生卒年不详,江苏省南京市人
无题十一
作者:金杰
蔚州奇景有三焉①,五台浮图与暖泉。
三者虽奇奇未甚,奇绝应推卧云先。
卧云山在南山里,峰峦环抱势绵延。
周回②约计百余里,高则千丈可撑天。
羊肠石径最幽折,一层甫上③一层连。
挥鞭几度不得上,弃马贾勇④步而前。
崎岖万丈心胆怯,侧足扶杖走连蜷⑤。
忽然仰首见山寺,十八堂列如星躔⑥。
危桥逼仄⑦山腰挂,深临万丈半空悬。
度桥彳亍⑧到山洞,幽深黑暗冷风穿。
秉烛以入光灿烂,磷磷怪石胜雕镌。
莹然如晶⑨复如玉,分明瓣瓣成青莲。
天开奇境生此石,钟灵毓秀⑩几千年。
我来洞外一凭眺?,仿佛置身苍穹边。
举首当空红日近,凌风?缥缈?入云烟。
点点村墟?棋局布,行人络绎磨蚁?旋。
嗟哉?此景不易得,得瞻?奇景有奇缘。
此山名洞本十八,断崖中隔板桥联。
耳闻崎岖更险绝,心欲探奇始快然?。
无如神疲足力倦,仅游其半未窥全。
徘徊几度不忍去,山僧留我一夜眠。
纵谈?未已颓然睡,梦魂?犹绕乱峰巅。
注释:①焉:表示肯定的语气。
②周回:这里是周围的意思。
③甫上:指刚刚出现,露出的意思。
④贾勇:鼓足勇气。
⑤连蜷:长曲貌。
⑥星躔:是指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
⑦逼仄:狭窄的意思。
⑧彳亍:漫步走,走走停停。
⑨晶:水晶的简称。
⑩钟灵毓秀:意思是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凭眺:踞高远望的意思。
?凌风:乘风。
?缥缈:高远隐约貌。
?村墟:村庄。
?磨蚁:比喻日月在天体中的运行。亦用以比喻忙碌不停的人或者循环不已的事物。
?嗟哉:叹词。
?瞻:往前或者往上看。
?快然:喜悦貌。
?纵谈:无拘无束地谈。
?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为“梦魂”。
译文:蔚州奇异的景色有三处,分别是小五台山、浮图和暖泉。三者虽然奇异但还不十分奇异,奇异排第一的应该是卧云山。卧云山在南山里边,峰峦环抱山势绵延。卧云山方圆大约百余里,山有千丈高,高的可以撑住天。像羊肠一样的石头小路幽静曲折,一层刚刚走完,另一层又出现。我打马挥鞭好几次都没有上去,只好放弃骑马,鼓足勇气步行向前。看着崎岖的山路,以及两边万丈深渊,我心里很害怕,侧着脚,柱着拐杖行走在这又长又弯曲的山路上。忽然抬起头来,我看见了十八堂,十八个石堂像日月星辰一样依次排列着。一座特别危险狭窄的悬桥在半山腰悬挂,桥悬在半空,下边是万丈深渊。慢步走过这悬桥到了山洞,洞里幽深黑暗,有冷风穿堂吹过。我拿着蜡烛进入洞里,洞里凸出的一块块怪石比雕镌的还好看,发出灿烂的灵光。光洁明亮的怪石既像水晶又像美玉,清楚地可以看到一瓣一瓣,形成一朵朵青色的莲花。上天超常地在这奇异的环境孕育出这样的灵石,这一定凝聚了几千年的天地灵气。我来到洞外向远处望去,仿佛自己就在这苍穹的上边。我抬头觉得红日距我很近,我乘风而御,感觉自己融入到缥缈的云烟里。我向下可以看到一个一个村庄像棋局一样分布着,行人络绎不绝、忙碌不停地在山路上盘旋行走,这样的景色确实不容易看到呀!能够看到这奇异的景色确实是今生的奇缘。此山有名的洞窟共十八个,断崖将这一个个洞窟隔开,木板搭成的悬桥又把它们一个个连起来。听说到这里山路崎岖,特别危险,但我心想着到这里探一探它的奇异,便欣然前来。可是,我无奈何神色疲倦,脚也走不动路,仅仅游览了一半,没有全部看完。我徘徊了好几次不忍离去,山僧留下我在这儿睡了一夜。我们无拘无束地谈着,谈着谈着,我颓然而睡,在睡梦中还绕着山顶胡乱行走。
赏析:这首长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以自己游十八堂时,空间和时间的先后顺序为主线,生动地描写了十八堂山路的崎岖,攀登时的艰难,莲花石的灵异,参观后的惊异,人悬半山腰,初次体感的新奇,未能够全部游玩十八堂,心存的遗憾。
作者:金杰,不详。
无题十二
作者:谢文湧
峻极①朝阳洞,名传十八堂。
倚天②青嶂③合,拔地④书屏帐⑤。
佛座香烟古,禅房枕簟⑥凉。
举头凭眺⑦处,心净⑧俗尘忘。
注释:①俊极:极为陡峭。
②倚天:靠着天。形容极高。
③青嶂:如屏障的青山。
④拔地:在地面上陡然耸立。
⑤屏帐:室中张设的帷帐。
⑥枕簟:枕席。泛指卧具。
⑦凭眺:踞高远望的意思。
⑧心静:谓内心清静,安宁。
译文:这极为陡峭的朝阳洞,人们都传称它为十八堂。这如屏障的青山高得和天合为一体,拔地而起,如书屏立。佛座上的供香袅袅幽古,禅房的枕席清凉孤静。抬头踞高向远处望去,内心一下子清净、安宁下来,尘世间的愁事都忘却了。
赏评:这首五言律诗对仗工整,对比强烈。作者寥寥数语,将自己的感知体验淋漓尽致地达出来。
作者简介:谢文湧,生卒年不详,江苏南京人。
无题十三
作者:包长华
跋陟崎岖马不前,振衣①徒步共争先。
四周壁削疑无路,一线蹊②通别有天③。
古寺凌空④藏石洞,小桥斜插跨山巅。
如何⑤似此蓬莱境,只供如来不供仙。
注释:①振衣:抖衣去尘,整衣。
②蹊:小路
③别有天:指另外一个环境。
④凌空:高高地在空中或者高升到空中。
⑤如何:疑问代词。怎么;怎么样。
译文:在这崎岖的山路长途行走,马都停滞不前,整理整理衣服,大家共同争着徒步前行。四周的山像刀削一样,我们怀疑无路可走了,一条小路则把我们引入另外一个环境。高高半空中的石洞藏着一座古寺,一座小桥斜着在山顶跨过两山之间。怎么这儿这么像蓬莱仙境呢?这儿只供奉如来佛不供奉神仙(意思是这儿是佛教寺院,不是道教庙宇。)
无题十四
作者:包长华
胜境名传十八堂,卧云山洞号朝阳。
绿萝①绕砌②清阴③满,丹嶂④冲霄夏日凉。
路曲人行时隐现,地高村舍辨微茫⑤。
老僧指引来幽径,锄得黄韭⑥意味长。
注释:①绿萝:绿色的爬蔓植物。
②砌:台阶。
③青阴:清凉的树荫。
④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⑤微茫:隐约,不清楚。
⑥黄韭:这里指野生韭菜。
译文:这风景优美的地方人们口传叫十八堂,实际是在卧云山上叫朝阳洞。绿萝绕着台阶,到处都是清凉的树荫,直立像屏障的山峰冲入云霄,屏峰高耸入云,夏日时节应该是很清凉的。
小路弯弯曲曲,让行人时隐时现,站在高处,看下边的村舍,隐
约看不清楚。老和尚指引我来到一条幽静的小路,锄得一些野韭
菜,吃起来特别有味。
无题十五
作者:包长华
曲洞幽深望欲迷,灯光引入费攀跻①。
石成莲界②千重结③,云锁松窓一带齐。
铁马乱撞风力劲,金乌④遥坠日华低。
数间楼阁依山建,也有诗人满壁题。
译文:①攀跻:攀登。
②莲界:莲花的世界。
③重结:重新缔结。
④金乌:太阳的别称。
译文:这曲折的石洞很幽深,用眼望去,感觉进去就要迷路,在灯光的照耀下,我们费尽力气,攀登进去。经过千年,石头缔结成佛莲,一片又一片。云雾饶松,像一条云带漂浮着。强劲的风刮起,我们的马四处乱撞,太阳远远的落下山,光线变得很低。数间楼阁依山而建,也有诗人在墙壁上题满了诗句。
无题十六
作者:包长华
性癖①山林未暇登,而今始觉兴堪乘。
势成磅礴千层迥②,洗净心胸万象澄。
几杵③蒲牢④三界佛,数声贝叶⑤一禅僧。
幽间如许真灵界,使我归来爽气⑥增
注释:①癖好,嗜好。
②迥:远。
③杵:这里指用木杵敲钟。
④蒲牢: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为龙的九子之一,排行第四,平时好音好吼,洪钟上的龙形兽钮就是它的遗像。这里代指寺院里的洪钟。
⑤贝叶:贝树是一种植物,贝叶就是贝树的叶子,其上可写经文。这里代指读经文。
⑥爽气:豪迈的气概。
译文:我天性就喜欢登山游玩,但一直没有顾得上登十八堂,而今,登完十八堂后,感觉到十分尽兴。十八堂的山气势磅礴,翻过一山又一山,路途很远,这次登十八堂,洗净了我的灵魂,让我把人间万象都看清楚了。几声敲钟声引来了三界的佛,顺着一阵念经声去看,发现了一位禅僧在念经。在这幽静的地方参观了这么好的真灵界,让我回来后顿感豪气倍增。
赏析:在这四首诗中,作者描写了十八堂幽僻的自然分光以及浓厚的佛家寺院文化。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对比、反衬等各种创作手法,足可见作者对古诗写作有熟练的驾驭能力。
作者简介:包长华,生卒年不详,江苏省南京人。
译录者简介:刘仓,河北省蔚县人,河北省散文协会会员,张家口市作协会员,蔚县作协会员。有作品见于各级报刊杂志及网络媒体。
译录者简介:
孙利兵,公安干警,70后。性秉直,爱运动,喜读书。偶习作小品,以求修心养性,陶冶情操。
雪绒花原创文学专题:
雪绒花原创文学同题诗会
雪绒花原创文学月度感言
雪绒花原创文学作家推荐:
徐欢|车俊|王胜|张东海|赵合|张帅|富永杰|李秀琴|何凤山|耿森荣|宋尚学|贺宝贵
投稿要求:小说、散文限字内,优秀稿件可以适当放宽;诗歌要求一次投稿3-5首(或50行)以上;稿件必须原创首发,杜绝抄袭,文责自负。能提供与诗文内容相契合的配图者优先选用;文章请用word或wps文档,以正文+附件的形式发送;图片或照片请用JPG的格式单独以附件的形式发送,同时,请发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及个人清晰生活照片一张。投稿请一律按要求格式发到投稿邮箱,同时请加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