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便宜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叠翠连云佛寺现西河山水绿如蓝
■邱汉章/文
周末多次去西河镇游玩,对这块被称为“大埔粮仓”的土地留下了“山青水广”的深刻印象。这次秋游,途经北塘村西面的大靖村,徒步登八九里山路到达莲花山上的连云寺,观赏了那玉带晴云里的苍山古寺胜景。
快到北塘村时,公路开始缓缓下坡。长长下坡路的左边,大靖村、官厅村连同北塘村一大片田园风光惹人陶醉和神往。大靖村与北塘村隔着漳溪河,我从坡底公路桥头左侧岔路进入宽阔的大靖村。沿着河边村道,一路翠竹摇风,一路花果飘香,走二三里,停车步行上莲花山。
走二三里山路,隐约可见左边对面高山幽深渺远的层峦叠翠处有红墙黛瓦,猜想肯定是连云寺无疑了。然而,脚下唯一的一条山路好像并非向着那红墙黛瓦而行,而是在小山峦里转来转去。尽管如此,身在岭峦岑寂的弯弯山路上,听着水声和鸟语,心里感觉非常惬意,山野无际和路途无尽,反而让我欣喜而觉得心绪舒畅无碍,觉得这是远离尘嚣、息心归静的难得好去处。这时,我轻松地回想刚才经过的大靖村,那“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宽广的田园景色,像一幅对着莲花山的秀丽水彩画,画里的白墙黛瓦村居人家让我心头出现“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的场景,还出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影像。一边走一边毫无顾忌地自我陶醉着心中的美好梦景,那好像无尽头的山路并没让我觉得有多累,因为村庄、山路和红墙黛瓦的寺院都在我心中的水彩画里,我也仿佛是这幅彩画里的人。我甚至暗暗窃喜,认为拥有这幅水彩画就拥有了幸福,认为这幅水彩画就是古往今来人类所向往所追求的幸福生活图景。
欣喜着,弯来曲去往上走,终于走向莲花山主峰的方向。很快地就走到寺院所在山头的高高石壁下,这是开路打凿出的形状如莲花瓣绽放般的银灰色石壁。用手摸触一下银灰色莲花瓣,觉得非常的坚硬。我想,先贤选择这座“石莲花”主峰建佛寺,除了其高耸连云外,更是其磐石质地,能使佛寺千秋永固。
走过石壁路,折弯踏上山头绿树掩映的开阔处,“连云寺”三字赫然可见。的确是“连云”呀,在寺院门坪上,目光从寺院红墙檐瓦往上慢慢移动,从竹影婆娑、古树耸绿,到云缠雾绕、溟溟朦朦,仿佛在袅袅薄雾轻纱练里演绎着无穷无尽的坤转乾旋;环顾四周群山,那座座峰峦翠色尽染,条条峻岭碧浪翻卷,万顷波涛翻松林涌竹海,有“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的感慨;临空俯览,在似穹庐一样天空下,青山蔽佑着村庄,碧水滋润着田野,天蓝蓝,云泱泱,日朗朗,水潺潺,完完全全是无数碧玉嵌镶出的诗情画意,而且似乎全部风光都溶化在无限的诗情画意里。走到寺门前,看寺门对联“灯塔记当年曾来学士,连云增旧制更著名山”,联中“灯塔”两字是此寺的原名。大埔开邑翰林西河人张作舟曾隐居“灯塔寺”挑灯苦读,寒窗十载有余后名登金榜。为感恩灯塔寺成就其功名,其将寺易名为“连云寺”,寓意功高“连云”,还题赠了寺门对联“灯塔记当年曾来学士,连云赠旧制更著名山”。张作舟是大埔县建置以后的第一位翰林,他于康熙三十五年()丙子科中举,然后隐居“灯塔寺”寒窗十载有余。据传在殿试时,康熙皇帝得知张作舟家乡是个小地方“黄堂村”,提出怎么会出如此之才子的疑问。张作舟回奏康熙皇帝,并诵诗一首:黄堂村“东有尖笔高峰,南有白水悬波,西有连云古寺,北有更鼓叮咚”。此诗概括了西河的自然美景,东面的山峰形如笔尖直上云霄;南面的白水寨如瀑布九天而泻;北面更鼓之地鼓声回荡;西面的连云寺正是此处。年,张作舟的父母作双寿,他回到家乡省亲,同科进士何世璂等24人为他的父母书赠诗词祝寿。多年来,这24幅祝寿诗词书法作品由张作舟后人珍藏。过去,每年除夕拜祖时,他们会将这些作品悬挂于祖祠太史第的大厅堂,呈现宗族的荣耀。这些祝寿诗词均书写在黄绢之上,除了何世璂书写的为40×28厘米大小,其余23幅均为33×23厘米大小。每4幅被裱成1卷,分裱成中堂6卷,每卷长厘米、宽55厘米,这是极为珍贵的文化瑰宝。张作舟回乡后还发起了筹捐巨资置办“渡船田”出租,在其当年往返之北塘龙潭渡设渡便利乡民。黄堂村民为了纪念张作舟,每年正月十三日举办一次迎灯活动,规模盛大,范围包括黄堂村、漳溪村碗窑窠、黄輋角、东方村沙岽下、大靖村大埠上和上北塘村的张姓裔孙,是当地传承了几百年的一项民俗活动。
进入寺院佛堂,又看到一副对联“灯塔映毫瑞,连云现佛光”。此联说的就是张作舟在“灯塔寺”挑灯苦读十余年金榜题名的故事。正是这个故事,使连云寺名扬海内外,此所谓人杰地灵。莲花山千秋葱茏,似玉屏雾绕,风光旖旎,景象万千。连云寺禀赋独秀,堪称西河镇人文旅游之经典圣地之一。
点击下方标题链接阅读往期推荐!
??七律三首~青溪江畔人家吟咏
??七律二十一首-庚子双节献礼诗
??七律二首百侯改造行知路有咏
致力于对中国历史文化古
镇百侯人文.民俗.文化.民
间传说.古建古迹.史料.等
研究.探讨和介绍!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