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口碑好的医生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以正式出版的报纸为准
赵晓梅:巍山的诱惑(建县60年作家眼里的巍山)
忆 苏:草花几种(草木笺·忆苏专栏)
米 粒:端午(诗歌)
郭美芬:又到端午(诗歌)
罗家贵:午后的麦地(诗歌)
字垚霖:夏天·孩子们的节日(诗歌)
刘绍德:晨韵(摄影)
梨花开了,是约好的,在春风里
香气弥散时,是约好的,在所有等待的光阴里
充盈着心仪已久的期盼。亲爱的,约定好了
在巍山古城,数点南昭国沉香岁月的木雕
圈阅深宅大院蕴藏的凄美故事
倾听茶马古道上含悲的民谣
仰望楼台之上恪守永恒的信念
亲爱的,将寂静降临我的眸眼
我看到你披载着满身的星月和灼热的心跳
越过泛黄的卷书,紫气纵横的远景
追赶着激荡的言词,在历史的鼓面上
抵达巍山的最深处,醉卧古城的神韵
清理初见、遇见、相见的欢喜
在枝叶繁茂的记忆里,诗意地栖居
巍山的诱惑
□赵晓梅/文陆向荣/图
初见巍山的古韵,是在大理作家李智红的文字和照片里,幽静的古城,深深的古巷,厚重的城楼,带着唐诗宋词般的古雅和墨梦,透露出线装书的静美和词语,窖藏着一个南诏古都的迷恋的遥远故事,诱惑着我,牵恋着我的向往。
遇见巍山的古雅,是去南涧无量山看樱花返程时,巍山作家刘绍良真诚邀请,有幸遇见巍山古城,可我仅仅只有看了一眼巍山,就与巍山擦肩而过了。就是那么一眼,巍山古城已在我的心里升腾起情意绵绵的敬仰和敬慕。机关办公与居民住宅都是古旧的老屋,那些早已老去的岁月却用温和的姿态恪守着这里的每一份情怀,让我实现了旧日远隔的遥望。古巷寂静,羞羞怯怯地装满巍山古城的每一院老宅,我的目光从一扇扇布满蛛网的门窗,窥探南诏国的刀剑霜雪,明清的诗词歌赋,民国的风露烟雨,那些固执的思念,绕开花开花落,却永远绕不开一脉相承的依恋,锁紧岁月,留下该留下的。而我,一个停留片刻的观望者,探寻的脚步还没叩响巍山古城街道的青石板,渴盼的双眼还没有阅到南诏国的一册古籍,便谢绝了朋友的真情挽留,喝过一杯清香的茶水,吃过一碗飘香的饭菜,就把遗憾留给自己,离开了巍山,回到了丽江。离别时,回首遥望的那一刻,心里却生出一种思念,一种无声的誓言,告诉巍山,我会再来。
相见巍山的古典,是今年三月的一个下午。当我和一群诗人作家应邀住进巍山古城时,从巍山的云朵上透下的阳光带着春天的暖意,让我看到远山次第而开的梨花,一开一山白,一开满谷香,让宁静的缱绻时光携带着蜂蜜的气味悄悄地溜进我的房间,让我在花朵的香里,备感春的温情。
夕阳将一匹匹美丽的晚霞裁剪成一道道温馨的帘,挂在雕花的窗上,高大的城楼威严地坚守着古城的每一缕阳光,每一片月色,使整座城池透出一股王者福地的清雅之美,静逸之灵,古朴之气。一排排古旧的老屋圈点着主街偏巷,有茶的香味和饭菜的香味飘出敞开的门窗,素素净净,简简朴朴的街道没有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张扬,更没有酒吧茶楼的喧嚣和热闹,有的是自家门前饭后闲聊的老人,或是坐在自家商铺前等待天黑的人们,显出的是闲适、悠然的生活状态。这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的丽江古城,每一院老屋都居住着纳西人家,在宁静与平淡中过着与世无争的淡泊生活,当丽江古城渐渐成为别人经营的商城时,古城便失落了古雅的风范,幽静的安然。而我在巍山古城的夜色里,心里却莫名地生出一卷淡淡的忧愁。在巍山古城的夜色中,无论我是慢悠悠地行走在长长的巷道,还是呆呆地凝望一座牌坊的标志,或是坐在小小的茶室,我都感到面对的是空灵的孤独,但这样的孤独是美丽的、高雅的,充满梦幻和诱惑的,这样的孤独能放置一个人的灵魂和念怀,能完完全全地破译生命的密码,让疲惫的心灵得到畅快而彻底的休整。
从淡墨般的梦中醒来,我踏着晨曦的一份清冷,走进巍山古城小吃街。小吃街的热闹和清欢是被满街的香气惹起来的,粑肉饵丝、一根面、蒸包,在热气腾腾的氤氲中透着温暖的阳光飘散着诱人的美味,熏染出巍山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清欢日子。我便在这清欢之词的气息里,看见巍山人达观豁然,细致温润,悠闲安乐的生活场景和人生境界。
这样的场景和境界是要我慢慢遇见和品味的,于是,我遇见了在我记忆中失落已久的一些珍贵事物。
巍山古城,二十五条老街十八条古巷任我行走。我就是在任意行走时遇见一些商铺里的竹编和草编的生活用具,竹篓、簸箕、竹扇、竹篮、箩筐、箩筛、草帽、草绳、草凳、草鞋、草帘,应有尽有,一串串悬挂,一个个堆垒,与土陶里的插花相宜出大俗大雅的美来。当这些生活用具带着生活的艺术色彩和艺术品像呈现在我的眼前时,我不得不感叹,这是巍山人来自水滴穿石的静默及耐心打磨生活中的粗疏糙野,把简朴的用具编织成漂亮的艺术品,装点生活,美丽自己,让平淡的生活弥散出淡淡的旷野古意,用平素中的一情一恋来润养一个民族的文化,从而在平凡中透彻出一种无法拒绝的典雅,在简洁中流露出一份精致,在陈旧中展示着一种高贵的遗韵,让我窥见到一种永不更改的信念和永不消失的精神,完善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色彩,直抵我心中萦绕不息的崇敬。
我如一枚跳动的棋子,在棋盘状的街巷,跳来跳去,进文庙书院,入老宅旧屋。从历史的彼岸,倾听南诏国的故土上回荡千军万马的一次次悲曲,遥望城楼之上莺歌燕舞的一曲曲喜悦,赴一场又一场盛宴的相逢,享尽阳光温暖月色静美的幸福时光。巍山古城,托一卷厚厚的族谱和史诗,让我数落南诏发祥地上的鼓点声声,旧时王城里的丝竹歌舞,千年名山的马帮民谣,彝祖故里的豪情浩荡,扎染布匹上的柔情恋歌,古树林里的百鸟欢唱。明朝的城楼,清时的古塔,百年的古柏银杏紫藤花,每一个故事都沉淀着岁月的陈香,每一朵花叶都阅览着天地的记忆。于是,那院雕梁画栋的四合院,那双三寸金莲上的精美刺绣,那方照见过美人泪珠的铜镜,那张静卧过美好爱情的雕花木床,那个收藏着不老灵魂的青花瓷,那扇含愁朵朵的美目窗,那条思慕久远的美人靠,都铭刻着历史的每一个细节,收藏着一个民族引以为豪的文化精髓,让巍山面色红润,精气充盈,发出音乐般友善的声音,冲破数百年的阻隔,带着无法抗拒诱惑,在云之南的山谷闪亮。
走在巍山古城,我一会探入小家碧玉般的院落,一会闯进幽深古雅的老宅,我不用去倾听,只要我认真地阅读那一沟沟灰黑瓦脊上的石莲花,那一根根布满蜘蛛网的屋檐梁柱,那一道道开放着古老花朵的门窗,我就可以读出一行行一页页精美的建筑文字,我便会从一座座栖居着层层叠叠的岁月的宅院中,深深地感悟那从每一个角落放射出的古老光芒和亘古魅力。
巍山古城事实上是由一院院这样的老宅组合成的一座平民栖居之城,生活在这里的人谋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延续的是古朴安静的生活方式,坚守着的是一个民族经过千锤百炼的生活经典。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典,使得巍山古城与其他古城有着本质的不同,罗马是炫耀征服者的光荣之城;巴黎是展示艺术品的华丽之城;金字塔耸立着古老王室的高傲和威严;紫禁城陈立着帝皇将相的等级和华贵;平遥古城收藏着的是商贾富豪的富贵之气;巍山古城和丽江古城一样,则是一座活着的古城,一院院供平常百姓栖居的老宅,一群群聪慧善良的人用豁达悠闲的心境为所有生命敞开的生活之城。几百年来,它在接纳各种外来文化的同时,仍然保存着自己祖先的传统基因和民族文化元素,在老宅的屋檐下进行着婚丧嫁娶的现实生活,在苍茫的人世间遵循着生老病死的悲欢离合。没有刻意的张扬修饰,更没有丰功伟绩的石牌碑林。
东莲花村,这四个字暗藏着一串美妙的音符,我将怎样聆听那神秘的词不达意汇,到达巍山给予我的又一个猜不透的诱惑。
到达东莲花村的那个下午,一路上我闻到了粮食和水果的香气,看见一座古朴的村庄倒映在一池残荷的凄婉中,宛若一幅淡墨画,在长长的光荫里漂洗出宣纸上的魂。
一听说东莲花村,就听到了一个含着禅意的名字,是一个坐落于东方莲花瓣上的村庄,有着神灵的护佑。让前来这里的人们,一脚就踏进了明朝的深处,看见清时的窗花,听见民国的马帮唱着凄美的民谣。
秀丽清雅的回族女子,一身飘逸的嫩绿纱裙,头戴白纱,热情地引领着我们走进村庄。在村口,一道古旧的雕花大门前,我看到一些旧物,有石雕的香炉、石磨、石水缸、石砖、石狮子,还有木雕的水桶、马鞍、木柜、木桌椅等,在这些堆垒着岁月尘埃的旧物里,我最为钟情的是那个染着陈年香火印迹的石香炉,两尺见方,一面是镂空雕凿的莲花,两侧是飘荡的祥云。看了又看,爱不释手,可惜,无法携带,只能遗憾而归。而当我的目光一一落在寺院和民居的精美建筑上时,心里生出了无限的喜悦和惊叹。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东莲花村在六百多年的风尘里显出厚重而古老的历史迹象,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二十八座建于清代、民国时期的古民居、五座角楼、一座清真寺保存着完美的精雕艺术之美,展示着东莲花村曾经的繁华和富裕。
走进村里最有名的马如骥、马如清、马如海留下的大院,让每一座大院的精美别致所感动。在马如骥的大院里,我深深感知,他把一片广袤的疆域简约地浓缩在一院一房中的艰辛,这座“一碉两院三门四阁五堂六天井”的深宅大院,有着匠心独具的雕花门窗,惟妙惟肖的雕刻彩绘,每一院巧妙的建筑,每一道幽深的长廊,每一方幽静的天地,每一级厚实的台阶,每一壁墨香灵动的画境,无不透露出主人的胸怀和气度。然而,当我伫立在高高的角楼时,透过朵朵旧时的窗花,高大的清真寺与规模宏大的古碉楼、古民居建筑群铺设在金色的夕阳下,我仿佛是旧时的女子,穿着红色的绣花鞋,带着久盼的忧伤,遥望着村外的古道上,是否有欢快的马蹄声传来喜悦的团聚。
恍然之间,我看见了茶马古道上,一匹匹漂亮的丝绸飘舞着华贵的彩色,一砖砖醉人的绿茶飘荡着美味的芳香,一队马帮伴随悠悠铃声从崖壁的缝隙里走来,马背上驮着一个难圆的旧梦,一首未唱完的古歌,一段霜雪覆盖的时光和一份生生死死牵绊守望的爱情。凝望村外一重重山水,赶马人的身后是用一个个美好的心愿筑造而成的家,无力抵达的地方太遥远了,赶马人的双脚在疼痛,心却装满无言的疼爱,一滴滴清冷的相思泪,跌落在深深的马蹄窝里,冻结成为一粒粒带有血丝的红玛瑙。赶马人不在乎那大山的背后是否是另外一座大山,那座城池的的前面又是否是另外一座城池,他只在乎那温馨的屋檐下是否有苦涩的泪水朦胧了盼归的双眼。
如今,这座曾经是马背上驮回来的东莲花村,不仅保存着完好的古建筑,还完整地保留着厚实的茶马文化。让敬仰的目光和膜拜的心仪,点阅东莲花村古旧的屋舍和温润的时光,翻阅一部部古典丰厚的诗词和祷告,览尽一院院赏心悦目的花香和鸟语,窥探一个从远方打马归来的民族,跨过一道道历史的门槛,穿越一条条时间的邃道,在灵魂的鼓面上,擂响沉寂百年的古久情愫。
草花几种
□忆 苏草花,以石竹花为佳。
日本平安时期最有名气的女作家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如是说。《草花》一则中,她还列举了一些不同特点的闲草野花:雁来红、抚子花、绣线菊、胡枝子——对我来说都是些陌生的名字。或许见过但不知道它姓甚名谁,或许是地域不同花名不一的缘故,只有石竹花是我熟悉也很喜欢的一种普通小草花。
石竹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不开花时,相貌一般。植株低矮,叶片细长,一簇一簇结伴而生,看上去没有什么特色。只有到了晚春时分,这看似不起眼的小草,才会显露出自己与众不同的风姿——叶片间长出一根根细茎,茎上有节,像竹子,所以石竹花在小城又叫竹节花。
最有趣的是它的花朵,像一群穿着镶边西班牙风格裙子的小姑娘。裙子的颜色也搭配得很漂亮,深红的镶白边,素白的镶红边,让这些如一元硬币大小的小花朵看起来活泼灵动中不失雅致。一朵一朵的小花结伴成簇,一簇一簇的小花连片在高出叶片的茎上招摇张望,让人想到那个词语“姹紫嫣红”。
石竹花花期很长,可以从初夏一直开到晚秋。我的石竹长在园子的水池边,一丛丛随池壁下垂。开花时分,深红淡紫,团团簇簇,花朵高低相间,疏朗有致,颇有些临水照花,顾影自怜的韵致。大半年的时间,那些穿镶边裙子的小姑娘,一个个结伴而来,带来绿荫间一抹鲜亮的灵动。
石竹多数栽于庭院,也做园林造景,整个夏天,都有它裙裾飞扬的温暖和美丽。而有种野草,却在这段时间悄悄退出舞台,就如它悄悄的来时,也没有人知道。那是一种长于荒山疏林,田埂路旁的小草,冬至后生发,夏至后枯萎,故名夏枯草。
对夏枯草的认识,也是源于疾病。前年初冬,我莫名其妙感觉喉咙疼痛,发烧,心慌,几经周折才判断出是甲状腺炎,然后就是输液吃药。后来有熟人介绍看中医,配合西医的治疗,我的病症消除得很快也很彻底。也是在那时,认识了每一付中药里的主打——夏枯草。一付付中药吃下来,更觉人与自然,与万物,是如此的相依相存,心心相惜。那些草木就像老朋友,需要时就现身,带来妥帖的关爱,不需要时,它安安静静呆在不为人知的角落,让人心中倍感温暖。
散步途中的坡地上,有一片夏枯草长得极好,过去从来不曾 小满前后,偶尔会在菜市场碰到有人采来新鲜的夏枯草,买回家,可以泡水喝,嫩叶和花穗还可以用来做菜。不过夏枯草性寒,若是体质虚寒的人,少吃为妙。
小城里好像没有夏枯草入菜的吃法,但有一种美丽的小草,是这个季节小城人家尤为喜爱的一道佳肴——白芨。
每年初夏,小城菜市场里,总会有白芨上市,不多,也就放在竹篮里,用草捆绑成小小的一把。躺在篮子里的白芨,长约10厘米,白白的茎上开紫花,花瓣娇柔,绿叶从茎的底部套叠而生。白茎,紫花,配上碧翠翠的细长叶片,像一幅小画。买回来,冲洗干净,和肉末一起入汤,鲜美又好看,一朵一朵紫花开在大瓷碗里,让人不忍下箸。
白芨的根茎可以入药,有止血补肺,生肌止痛的功效。每年小满前后,都会碰上市场有卖。但一直不得见到成片的野生白芨生长。去年偶尔在巍宝山后山培鹤楼院子里看到成片的白芨,是守殿的老人从山谷里挖来培植的。每年四五月份,一片紫盈盈的小花开在幽静的山林里,清雅好看。每次上山总会买些带回家,山野之气,草木清气,烟火之气,氤氲入口,顿觉小日子的妥帖美好。
白芨还有几个美丽的名字:箬兰、紫兰、紫蕙、百笠——像活泼灵秀的小女孩。特别是“箬兰”,让这种白茎紫花的野草,染上一缕淡淡的书卷气。
端午
□米 粒
喜欢阳光
喜欢属于阳光的味道
窗外枝繁叶茂
光与影的搭配,每一寸都刚刚好
喜欢风
喜欢风带来的暗香浮动
你动了动小小的鼻头
粉嫩的脸紧贴着我的臂弯
棕叶伴乳香
不浓不淡,每一缕都刚刚好
屈原抱恨汩罗江
从此有了端午
你亮着嗓门来到人世
棕子配蛋糕,甜糯刚刚好
树上飞来报喜鸟
叽叽喳喳一直叫
嘘!请别吵
让小宝来到人世的第一天,睡个好觉
等你醒了,听妈妈给你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又到端午
□郭美芬
楚国的三闾大夫
患上洁癖这一高贵的绝症
举世皆浊你独清
众人皆醉你独醒
路漫漫兮上下求索
问地问神问苍天
依然无药可救
招魂招不回逝去的王朝
橘颂唱不尽坚贞的信念
兰草萋萋,碧水悠悠
决绝地纵身一跃。从此
玄黄之地有了难以治愈的暗疾
汨罗江水浸泡了两千年
依然腐蚀不了你的一根傲骨
《楚辞》、《离骚》,诗人的起跑线
汨罗江的涟漪灌溉了诗人的骄傲
屈原,你的名字养活了多少书商文人
成就了多少教授学者
香草美人的浪漫
凭借以你的名字注册的那只粽子
滋养
午后的麦地
□罗家贵
金黄的麦子
站在原地里
有的已经成捆的
拥抱在一起
还有一些
还躺在地上
午后雨来了
割麦的农妇再三坚持
还是挥不动雨帘
放下镰刀
顶着蓑衣
直立在麦地中央
这启开的雨路
雨滴一个心思的
扎进泥土里
没有休止
晴天下的种子
雨天在发芽
可这成熟的麦子
渴望着回归粮仓
麦子是默默的
农妇也是默默的
谁都在聆听
阳光雨露大地
悄然无声的对语
夏天,孩子们的节日
□字垚霖
迈着轻盈的步子
走进夏天
到处是孩子们天真的笑
静静地在窗前
这时
暖风把我的心
带去远方
清晨的课堂
琅琅的书声
和鸟儿的鸣唱
是孩子们欢乐的海洋
夏天的脚步
踩踏在儿童节的鼓点上
翩翩起舞
优美的歌声
在叶间吐露芬芳
还有红领巾系在胸膛上
那是,祖国的希望
责任编辑:陆向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