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个 http://www.xftobacco.com/
这不是一篇鸡汤。
只是当手指划开手机相簿,看到去年今日,还漂在地球表面最低点的死海时,对时间一通慨叹。
忍不住调出记忆中的那段时间,参杂着此刻的心情,只想要加深岁月碾过的痕迹罢了。
怎么会想到去以色列和约旦呢?尤其是以色列,大部分人觉得,到那里旅游是在拿生命开玩笑。我也曾毫不犹豫的拒绝过婆婆提出去那里的想法。
但是在20天假期和旅行预算双重约束下,曾经的“绝对不可能”变得渐渐“可能”。先用了小段时间,求证了“安全没问题”。接着,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做着有史以来最烧脑计划!
为什么说是烧脑呢?
通常我们会在假期过得不记得日子了。但是在以色列的吃、住、行,跟“今天星期几”息息相关。功课不备足,等着吃闭门羹吧~
尽管做了充足的功课,我们还是受了安息日的苦,留了赎罪日的憾。且待我娓娓道来~
回头想想,当时觉得揪心的事情,现在也只当它是小插曲。
插曲一:
以色列使馆只受理出发前三个月之内的签证申请。眼瞅着日子就要到了,突然看到新闻“以色列驻华使馆无限期暂停办理除留学签证以外的任何签证”。不明原因的停办令人紧张,给话题国家之旅蒙上一层阴霾。终于一个月后,阳光还是普照下来,使馆重新开始办理签证申请。
插曲二:
出发前一天,本来感冒好转了的儿子,突然病情加重。挂了急诊做了雾化开了抗生素。长途旅行,为了能让孩子舒服点,我都做好了到登机口升舱的准备。特别感谢首都机场checkin的小伙子,让我们躺飞10小时。
DAY01
以色列和约旦美吗?
在我看来,这里虽不能让我的眼睛来一场饕餮盛宴,却让它们应接不暇。最忙的当属我的心,它一直在感受,并更新着认知。
沐浴着清晨的柔光,我们落地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通关感觉比在其他国家还快,可能是因为没有碰到人潮;也可能是我们带着老人孩子,看着更可靠。
因为在飞机上躺睡了10个小时,所以并不觉得伐。取了车,直赴第一站,凯撒利亚国家公园。
总结一下以色列的国家公园,90%绕不开罗马剧场、神庙、宗教、墓穴、澡堂还有战争,所以现今能看到的,也99%都是废墟。。。。。。
10月初的以色列,太阳可以杀死人。尤其是游荡在一堆毫无遮掩的废墟上。分分钟要融化掉的我,只能躲在饭馆的阴凉篷下。对于我来说,醉心的蓝,沁脾的凉,足矣~
虽然薄荷柠檬汁不是以色列的专利饮料,但是以约的薄荷真的很香,而这家店又是我在以约喝到过最好喝的。
第一晚,我们留宿在美丽的滨海小城——海法。它是以色列的第三大城市,如今,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在这座城市和谐相处。以前我是搞不懂人为什么不能和谐共处。但一路游来,深深感受到,这是多么来之不易的局面。
海法可以逛的地方很多,但最著名的是巴哈伊花园,年被列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巴哈伊花园是由巴哈伊教信徒建于-年。无论站在花园哪里,都可以将海法湾的美收于眼底。它是一座拥有19级平台式的阶梯花园,花园的中间是巴哈伊教创办者巴孛的陵墓。为什么会有一阶一阶的设计呢?从中间陵墓向上和向下走,各有9层,算上陵墓这一层,刚好是19。19对巴孛来说是个重要的数字。当他说他是弥赛亚时,有18个信徒承认他,加上他就是一共19人。
巴哈伊教信仰教义强调“人的平等”、“民主”、”和平“。巴哈伊花园免费让人参观,主要也是希望大家看见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世界。想要游览整个巴哈伊花园,可以提现预约免费导览活动。
在这里,心,很平静。
唯见时光慢慢流逝。
从巴哈伊花园走下来,穿过干净整洁的德国侨民区,来到这个至今保留着狭窄小巷和石砌建筑的,弥漫着古代中东气息的WadiNisnas。这里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拥有余件雕塑品和装置艺术品,因为有些十分渺小,一不留神就走过了。因此,我也只留下了一张照片。
也是在这个社区,我们品尝到了以色列的国民美食——炸豆泥球、鹰嘴豆泥、中东三明治。至于味道嘛,就不做评论了。可惜照片也只找到一张。
上图右边是房东推荐我们的。的确很火,火到饥肠辘辘的我们根本没耐心排队。不大的空间挤满了用餐的人,大多数人是站着吃,门外是排着的长队。最要命的是,屋内没有空调。当我挤进去的瞬间就觉得要窒息了。所以我们选择了它对面的这家,没什么人,带空调,笃笃定定坐着吃。之所以两家面对面,据说是在打擂台。
DAY02
今天拜访地中海的另一座小城——阿卡;夜宿犹太教圣城之一、基督教圣地——提比利亚。
阿卡的主要景点集中在阿卡旧城。旧城95%的居民是阿拉伯人。马可波罗在大约年前从阿卡经过,从那以后这里并没有多少改变。阿卡旧城在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片来源网络)
上图带有巨大的绿色穹顶和纤细笔直的宣礼塔,建成于年。它既秉承了典型的奥斯曼土耳其建筑风格,又融入了当地人的即兴创作,比如矗立于清真寺院落中的石柱就是“照搬”罗马风格的凯撒利亚石柱。在宣礼塔的底部周围,有一座双圆顶的小型建筑,其中安放着阿尔-加扎尔及其养子兼继承人苏莱曼的石棺。
这座清真寺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是第三重要的清真寺。它位于一处十字军教堂原址上,这座十字军教堂的地下室曾被土耳其人用作蓄水池。
我眼中阿卡旧城的亮点——
TOP1处处皆艺术
TOP2十字军城堡
非常认真听解说的小朋友!听完会说出十字军、犹太教、穆斯林。。。。。。
上图其实是圣殿隧道,将堡垒与码头相连,长达米。
在旧城发现了一处令我迷惑的台阶,估摸跟尊卑有关。
与夕阳背道而驰,提比利亚湖被阳光照耀下如火一般燃烧的山脉阻隔着与蓝天的亲吻。只可惜手机像素太渣,拍不出那一撇的震撼。
晚上的住宿因为有土耳其浴而加分,可又因即使儿童不占床也要加钱而减分。游走了9个国家,这是唯一一个,儿童只要满2岁,酒店早餐和住宿都需要额外付费的国家。。。。。。或许是因为在他们眼里,13岁就能办成人礼的孩子已经是大人的缘故了吧。
基督徒来到以色列应该都会好奇想吃的一道菜——圣彼得鱼。可是并没有好吃。
提比利亚可以逛的着实是多,虽然做了攻略,但我们只去了几个。毕竟跟历史和宗教有关,我们的兴趣没有很大。
清晨,赶在旅游团到来之前,我们就来到约旦河”受洗“啦!
(以下摘自”以色列美角“)
我们来的时候,真正在受洗的人刚刚好离开,旅游团还未到。留给了我们一个安静的环境。
第二站,我们选择了哥拉迅国家公园。哥拉迅是古老的犹太村庄,它沒有城墙,村庄的正中央是会堂。这个遗址(特别是犹太教堂)因其令人惊艳的玄武岩雕刻而闻名。
犹太教堂中有两样非比寻常的物件:一根装饰华丽的廊柱,它被认为用来支撑诵读律法书的桌子;以及一把刻有阿拉姆语铭文的扶手椅,被认为是摩西的座椅。
考古学家正在作业。
第三站我们来到五饼二鱼教堂。矗立在一座5世纪拜占庭教堂的旧址之上,原教堂描绘着植物和羽毛的动物的马赛克地板仍然清晰可见(原始地板色彩非常艳丽,修复的部分则呈灰色)。位于圣坛下方的岩石据说就是“孤独之地”,在这里,耶稣放了5个饼和2条鱼,然后它们不断增加,喂饱了名忠实的听众。
教堂后面有个精美的小花园,是可以看到提比利亚湖的~
下图是前往八福山的路上。
(以下摘自以色列美角)
现在想想,当时的行程还是很紧凑的。中午前取车前往基波利国家公园和拿撒勒的天使报喜教堂。
儿子刚刚痊愈,女儿开始发烧。。。。。。中午在国家公园里的制定地点野餐。因为要陪着女儿,我没有去逛。
基波利国家公园是以色列最著名的考古遗迹。在古代,它是一座带有石子路(被马车和战车常年碾压)的繁荣城市,拥有惊人的供水系统、市场、公共浴室、犹太教堂、基督教堂以及一个可以容纳人的剧院。
然而对很对现代游客来说,最主要的吸引力来自一位沉思的年轻女子的镶嵌画像,被称为“加利利的蒙娜丽莎”,是20世纪80年代在此发现的3世纪镶嵌画代表之一。其艺术水准可和希腊罗马地区的馬赛克相比,可看出当时的富裕
(图片来自”以色列美角“)
接下来的地方,十分有趣又意义重大——
拿撒勒天使报喜教堂,据说是玛利亚在拿撒勒的家原址,天使是在这里向童女玛利亚「报大好的信息」。教堂起初是君士坦丁的母亲海伦娜下令盖的,在公元年完工,经过了多次摧毀,现在游客参观的已经是第五代教堂了!
教堂分为两个不部分:上天主教堂和天使报喜石窟。上天主教堂,高耸的圆顶形状如同一朵倒置的百合花,“赞美圣母玛利亚”。这个混凝土建筑以凹点装饰,融合了20世纪中叶可爱的设计风格,高约17层楼。在这个灯光昏暗的教堂底部,一个凹陷的围栏保护着天使报喜石窟,即传统上玛利亚居住的位置,还有拜占庭和十字军东征时期遗留下来的教堂遗址。洞穴屋冬暖夏涼,是适合居住以及可靠的住房选择,风吹雨大都不动摇。一世纪拿撒勒犹太村庄是洞穴房,在教堂內外还有些遗迹可以看。有趣的是各国赠予的带有各国特色的玛利亚神像,随处可见!话说,因为这个教堂很是”空旷“,以至于它的花窗光影效果是绝美的!
要记录的实在是太多了,还是另起一篇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