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文学新邵县作家协会ldquo放歌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03605.html

新邵文学(总第30期)

新邵县作家协会

“放歌白水洞”作品专辑(1)

散文选登

1

雨中白水洞

文?王善

国庆前夕,收到县作协通知:应邀参加9月25日下午县作协组织的文学座谈会和26日的“放歌白水洞”采风活动。恰逢周末,心想正好借机去大自然放松一下,便欣然往之。

26日清晨7:50,参加成员17人冒小雨于长龙大酒店前集合,分乘二台车出发,约半小时的车程,至严塘镇铁砂亭公园,探访了简氏茶马古道。

古道由青石板镶嵌而成,宽若1米,掩映在山间绿树丛中,如一条青色带子在山间飘忽,路边偶有果树成林,树林中有山菇丛丛……在绵绵秋雨中,我们撑着雨伞,踏着古色古香的石板路向前走,组委会隆秘书长不时清点人数,担心有人因迷恋路边景色掉队,并不时提醒小心脚下青石板滑。路边不时有不知名的野花探出头,向我们微笑致意。走在幽静的古道上,一路芬芳相伴,据同行的文友杨能广君介绍:茶马古道系晚清时严塘镇李姓大户遗孀简氏所建,简氏在晚年时自筹资金,雇请石匠,招募民工,修成了这条直通宝庆城的茶马古道。道路宽约一米,均用青石铺垫,平整美观,显得古色古香。古道途经今新邵严塘、酿溪和北塔区陈家桥等地,总长若五十华里,每五华里建一凉亭供行人歇息,名字分别为铁铸亭、花亭、铁沙亭、茅家亭等。凉亭均雕梁画栋,诗意盎然。建成后,简氏茶马古道是当时商贾、马帮及人们出行的要道。

因岁月久远,风侵雨蚀,古道与茶亭渐渐衰败。年,新邵县人民政府投资将部分古道修葺一新,新修了三座茶亭,历经沧桑的简氏茶马古道才又得以焕发新颜。

从古道下来,作协安排的车辆已在山下等候,我们再次上车,向采风的第二站——我市著名风景区白水洞驶去。

白水洞位于新邵县严塘镇白水村,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是湖南省内独具盛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据同行文友介绍,白水洞景区融“溶洞之奇”、“峡谷之幽”、“古院之韵”,是一场奇幻的山水与文化之盛宴。共有两宜寺、白水古院、白龙洞、白水洞天舞台、武士岩、飞虹瀑布、洞天门、水帘洞瀑布、一线天、芦笛岩、仙人巷、罗山湖等十余处著名景点。

进入景区,我们首先参观了白水古院。白水古院坐落于白水村棠溪溪畔,始建于同治三年,为清末清廷名臣李厚培、李维翰父子所建。李氏一门先后三代被清廷诰封,乃当时远近闻名的望族。古院共有四进院落,占地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建筑风格奇特,工艺精美。

刚进得院门,雨突然大了起来,雨声淅淅沥沥,飞珠溅玉般落在院内的石阶上,仿佛是身为主人的清末名臣李氏父子显灵,欲留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小憩片刻。于是我们干脆放下雨伞,在笑语喧哗中驻足,细细品赏着院内悬挂的每一块牌匾、每一段文字……然后肖主席召集大家排队,让身为记者的杨能广君为大家拍了一张合影。摄影毕,雨声也渐渐弱了,我们便匆匆与古院作别。

据介绍,白水洞形成于第二冰川时期,距今约有二亿多年,现已开发米,面积约平方米,是一座富丽堂皇、神奇诡异的地下宫殿,洞中遍布着石钟乳、石笋、石幔、石帘,恍若一座绚丽多彩的艺术殿堂,因洞顶离地面距离近,有的石钟乳石笋让人触手可及,洞中有“三绝”:海底世界、南天神柱、天下第一帘,形象奇特。南天神柱柱高近20米,形似九龙盘旋、彩凤翔舞,据称是亚洲最大的溶洞石钟乳石柱;“天下第一帘”是仙女为白龙神宫妙手织就的殿帘吧?不,宽阔的石幔经特殊滴水条件下形成石帘,这是大自然千万年来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如此绝世精品。

我们走进了白龙洞,我在想:这是吴承恩笔下的小白龙幻化成的吗?在文友们的惊喜中,在导游的解说中,拥挤的人们仿佛一尾尾游鱼,缓缓地在地宫中游动,我们来到了“白龙神宫”:这是一个上千平米的石钟乳大厅,头顶和四周遍布着形象奇特、颜色各异的石钟乳、石笋,有的神似奔马、有的状如莲花,更多的酷若冰芒,晶莹剔透者宛如温玉……在灯光的照射下,显现出酱紫、深红、淡绿、碧绿等各种颜色,宛若画家彩笔描绘的巨幅壁画……地上一汪静水,水深若30厘米,在洞顶及四周灯光照射之下,恍如一个深不可测的海底世界,洞顶晶莹剔透的石钟乳、石笋、石幔倒映在水中,俨然一座气象万千的海底公园,抑或是海市蜃楼,如梦如幻、亦真亦魔,令人美不胜收,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文友们在大厅中流连忘返,啧啧称奇中不忘拿出手机来不断抓拍,将最美的风景珍藏。

秋临风景丽,雨中山更幽。出得洞来,雨少了,我们顺着小溪溯流而上,沿途一路赏着山景,听着溪声,拾级而上,去银涛峡听涛去。

尽管进入九月以来太阳神君一直闭关隐身修炼,连日淫雨霏霏,但仍然阻不住游人的脚步:我们一路上经常遇到三三两两的游客,也不乏有成双成对的小情侣,举着小花伞,携手攀肩,一路上喃喃地说着小情话,在山间小道上享受着雨中的浪漫。

银涛峡是一段狭长幽深的峡谷,长逾千米,两边山峰峭立,山中绿树亭亭,一溪自山涧奔腾而下,谷底巨石横陈,水流不断撞击着巨石,其色如玉,声若鸣雷,不由让人产生敬畏。只可惜眼下并非夏季,不然于谷底小溪摸摸鱼虾、鳝蟹,或于浪花飞溅处寻一巨石,或躺或卧,将珠玉尽情揽入怀中,让放荡的浪儿为你作个全身按摩,或于浪花轰鸣里做个好梦……

白水洞是一位害羞的女子,瀑布是美女遮羞的纱巾。白水洞这样如纱如雾的瀑布很多,适逢连绵阴雨天气,瀑流得雨君之助,尽情展现自然之美……我们这天观赏的仅为三处:其一是白水洞天瀑布,其二是飞虹瀑布,其三是水帘洞瀑布。白水洞天瀑布是从一个方形的洞口涌出来的,飞虹瀑布是从山壁上飘下来的,水帘洞瀑布则是从九天之上飞下来的。来到水帘洞瀑布前,顿觉寒气逼人,但见一幅巨大的水帘从半空中凌空而下,气势恢弘,下有一汪水潭,清澈如镜,半空的悬崖内有一山洞,这不就是花果山的水帘洞吗?千万只灵猴何在?为何不见早已改邪归正的大师兄在此排兵布阵?难道是护佑唐僧西天取经未曾返回?仰望瀑布,但见瀑布自山顶的悬崖峭壁上飞流直下数百尺,蔚为壮观,果然是“清溪之水天上来”。

一路上走走停停,不知不觉时间已中午时分,该是中餐时候。也许是白水洞山水美景处处秀色可餐,我们竟然忘记了时间,于是依依不舍地打道回程,去白水村附近餐馆饱餐了农家美食。至于其他景点,看来也只好留待下回了,因为按照作协安排,下午我们还要去凤凰谷欣赏凤凰哩。

白水涌泉泉泉秀,山石叠岩岩岩奇。山青、水秀、崖峻、岩奇、瀑美、洞异、境幽,真正白水洞奇景也。

作者简介:王善,乡村教育人,副高级教师,市县骨干教师。

02

水韵白水洞

文?罗青

九月,到白水洞。

县作协采风者冒雨前行,中巴离开游客中心,直奔入口,高山夹流水,不久,豁然见洞天。

白水洞,实为大峡谷。史料记载:长约十公里,两山回环夹峙,群峰拱卫,幽深秀雅,其形似洞。溪流瀑布,水白如银。

车停田园,白水古院鹤立。此地辟为新景区,原为村落,村民世代傍水而居,古诗云:“入洞二三里,居民四五家。连山有杉竹,毕野尽桑麻。”激流出峡谷,白水洞新村赫然,水泥路纵横交错,新住房鳞次栉比,灰瓦白墙,二楼居住,一楼门面,新村将成为旅游购物中心,村民就业有月亮湖生态农林科技园,休闲有荷花映日景点。

秋雨如诉,山水朦胧,景区伞花稀疏,我们来得似乎不合时机。白水洞是消暑胜地,山光水色丰盈,清风流泉凉爽。三年前,同亲友到此,银涛峡飞珠溅玉,喜得小淘气戏水过溪,一路欢闹,望见飞虹瀑布轻拂悬崖,如练,从崖下路过,阳光照射,飞瀑映虹彩,风般细雾爽心。入峡谷山林,拾级而上,喧闹声入耳,半水帘洞瀑布隐现,飞流直下林间,纷飞细雨扑面,走近细看,飞瀑珠落深潭,有人水中嬉闹,潭边众人留影,瀑布悬挂山洞前,洞中观瀑,风景别致。半坡有小木楼,几块坪地,几人出售饮料、旅游玩具,木楼曾林立坡上,提供餐宿,后被拆除。众人坪前歇息,满眼秀丽风光,笑谈高峡有罗山洞水库,波平似镜,倒影青山,水墨画卷迷人,可划船、垂钓,可惜没脚力去。夏日到白水洞,清凉去处多,可捷足先登白龙洞。

白龙洞,邻近白水古院,中巴眨眼到达,我们打伞疾走。湘中多溶洞,白龙洞显得平常,小山包下,入口狭窄。随导游进洞,伸手可触石柱、石笋、钟乳石,偶有水珠滴落头顶。小厅停留,见仙翁崖上迎客。移步观景,“天地之吻”、“滴水穿石”等景观闯入眼帘,目不暇接。“倒挂荷花”,一钩显奇,瘦小轻石挂住累累重荷。导游解说洞内独特景观,来过多回,仍听得动心。

大厅,中央耸立“南天神柱”,通天瀑布群守卫,小道旁有柱石,短小,不起眼,却奇异,手电往下一照,底面反射光线,晶莹剔透,人称“九鼎宝盒”。“宝盒”近处,石柱高大,亦称“龙族擎天柱”,乳石高18.2米,11根,直径9米,群龙盘绕,呈现玉白、灰白、黄白、紫红……

大厅出口处,灰色门帘掩饰。重重石帘,每幅中间平整,两边褶皱花饰,其中一幅帘花波状匀称,洁白如玉,光泽耀眼。石帘奇特,且幅宽罕见,堪称“天下第一神帘”。

滴水神工,造就白龙洞“南天神柱”、“天下第一帘”奇观。

海底世界更神奇,被中央电视台称为“世界奇景”。

抬头,洞顶约一层楼高,石笋悬空,密布,绵延,犬牙交错,仿佛石林倒生。

再看地面,水底世界神秘降临!瞧,金波鱼跃,绿野鸟唱,画舫临城,楼阁亭台,车水马龙,鸣钟击磬,歌舞升平,宛若人间仙境,

同一站位,伏下身子观看,幻境更广阔,波澜更壮观。

换一位置,惊见白龙神宫:仙山琼阁,波谲云诡,龙腾天宇,不见首尾。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水晶玉璧灯,珍珠银线帘,满目奇珍异宝,流光溢彩,琥珀酒,金足樽,碧玉觞,翡翠盘,悠扬仙乐……神宫变幻莫测,令人叹为观止!

若灯光暗些,则万物隐入诡秘,如身处孤岛,深海影影绰绰,怒涛汹涌,铺天盖地,惊心动魄。

水下世界魔幻。奥妙何在?只见一片静水池,深处不过尺,玄妙之水,魔镜般呈现奇观。

白龙洞胜景石生,神宫水造。喀斯特小洞,大自然奇迹。奇妙白龙,洞府颇深,大部分仍待开发。

洞外,雨停住。我们赶往银涛峡。

据清咸丰丙辰年()的碑文记载:“白水洞有十景:为观星台、落雁地、卓笔峰、清溪曲、寒碧寺、吸潮岩、银涛峡、瀑布泉、镜石、西岭雪诸名胜……”三十多年前,白水洞是璞石,跟随省里的作家、诗人到此,惊讶山川秀美,《八百里洞庭美如画》作者于沙,欣然挥豪讴歌。

如今,白水洞大峡谷成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老景点改观,渠道奇观、高峡平湖、一线天、美女梳妆等景观亮相。新邵精心打磨白水洞这块瑰宝,举办湖南省(冬季)乡村文化旅游节,为全域旅游战略增辉。    

银涛峡焕然一新,新瀑布声势如雷,风雨桥引人入胜。

白水洞新景新韵,神采飞扬。

作者介绍:罗青,男,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新邵,曾热爱诗歌、小说,习作散见于省以上报刊。

03

一路芬芳

文?杨能广

道路迢迢,青石黝黝,亭台座座,鲜花簇簇,再没有比白居易的“远芳侵古道”更能贴切地描绘这条古道的诗句了。

这条古道,就是新邵县严塘镇至邵阳城北的茶马古道,目前保存较完好的一段主要在严塘镇湾里村的园艺片。

时值初春,阳光煦暖,我独自来一次寻古之旅。一路漫步,一路芬芳,但见山茶花开得正艳,山桃花灼灼,还有山林里不知名的野花摇曳多姿,芬芳四溢,弥散在古道上。

在南方红丘陵,野生的山茶花很是常见,此花开于冬末春初,端庄圣洁。在花语里,山茶花既代表了对心中女子的爱慕,又象征着女子的柔情。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古道的兴建者、一位生活于晚清的老奶奶——简氏。

据严塘李氏族谱记载,简氏是西乡(当为今新邵新田铺、巨口铺等西部乡镇)人,道光二十六年(公元年)生,殁葬未详。简氏年轻时,嫁给了严塘镇李氏大户人家,丈夫曾例授儒林郎,候选州同名同揆,本来前途无量,奈何天不假年,四十岁时就去世了。简氏与丈夫的婚姻生活仅有短暂的十年,但在丈夫殁后却为他守节义四十余年,而且始终孝亲睦族,乐善好施,口碑甚佳。在简氏去世后,朝廷为她例授安人,勅旌表节孝。

简氏不甚圆满的人生中,最闪光、最让后人铭记感恩的事迹是:修造了一条直通宝庆府的大道。

从严塘第一高峰川岩山下去宝庆城,并不是一段很远的距离,正因为距离较近,所以当地人前去经商和务工者众。那时候,道路崎岖,山水阻隔,货物运输全靠肩挑手提,而且不难想见多数人是选择当日往返的,所以一路之艰辛自不待言。其时,肯定有很多人畅想过:如果能有一条稍微平整的石板路走走,最好还有凉亭供歇脚喝茶,那就真是“爽歪歪”了。正是由于对乡亲们的愿景体悟很深,所以简氏在晚年时自筹资金,雇请石匠,招募民工,筑成了一条直通宝庆的茶马古道。道路宽约一米,均用青石铺垫,平整美观,途经今新邵严塘、酿溪和北塔区陈家桥等地,总长为二十五华里,每五华里建一凉亭供行人歇息,名字分别为铁铸亭、花亭、铁沙亭、茅家亭、赤泥亭。凉亭均雕梁画栋,翘角飞檐,各具特色,古意盎然。

偏僻的山村有了对接繁华城市的快捷通道,贩夫走卒的行程轻松了,货物流通便利了,经济得到发展了。据简氏后人介绍,茶马古道修好后,极大地便利了当地百姓出行和货物流通。从此,村民将当地出产的桂丁茶和芍药、玉竹、三七等药材源源不断地销往宝庆城,再从城里买回日用百货和针织品、布匹等。不仅当地的大户逐渐兴盛,而且连人们的视野识见也得到了开阔与提高。清末以至民国以后,严塘当地人才辈出,特别是军界将官众多,如抗日名将廖耀湘,红军“破译三杰”之一、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不朽历史功勋的邹毕兆等,当与这条古道的修造不无关系吧。简氏因此义举,深得当地村民称颂。其晚年时,朝廷勅旌表节孝,六十寿辰之际,修造简氏节坊,其真正千古流芳,确是实至名归。

在中国古代,公益事业基本上是一种精英或富人的事业,平民百姓由于贫困,对公益活动很少参与。特别是由于封建时代的重重的禁锢,妇女一直被边缘化,其参与社会活动包括公益活动难之又难。然而,严塘的简氏老奶奶,尽管为一乡间村妇,却是一位有情怀、有爱心、有魄力、有担当的奇女子,以自己的惊天义举,在历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笔。可以说,其道德之芬芳溢满了古道,也让历史长路余香袅袅。

因年深月久,风侵雨蚀,古道与茶亭均遭破坏,如今道路仅存约5公里,渐渐地在历史长河里湮没无闻了。幸而近年有高人雅士踏访于此,再向知情人了解,沉寂已久的简氏茶马古道才得以重为人知晓。年,新邵县政府已投资将部分道路修葺一新,并新增了三座茶亭,历经沧桑的简氏茶马古道又以新面貌重新走进大众视野,印刻着善心的茶马古道,已引来了越来越多的探访者。接下来,新邵还将充分挖掘茶马文化,讲好古道故事,使之成为集生态旅游、健身教育于一体的城郊公园,最终把古道打造成3A景区。届时,古道重光,简氏若地下有知,定可笑慰了。

歌德诗曰:“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走。”对此,哲学家周国平阐释说:“走向何方?走向一个更实在人生,一个更好人情味的社会”。是的,简氏为后人建造了一条有人情味、有温度的道路,仅凭这个,也可说“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了。

注:此文刊发于年6月7日《邵阳日报》

作者介绍:杨能广,男,年生,中共党员,邵东县人,现任新邵县新媒体中心副主任,兼任新邵县文联委员、县作协理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共在市以上媒体发表文学及新闻作品一百万余字。

04

别有洞天在白水

文?陈芙蓉

古诗云:“入洞二三里,居民四五家。连山有杉竹,毕野尽桑麻。”说的就是湖南新邵县严塘镇白水村的“白水洞”,现名为“白水洞大峡谷”,国家4A级风景区。你也许要问:白水洞到底是洞吗?根据相关记载:沿棠溪径北,纵深十公里,两山回环夹峙,群峰拱卫,幽深秀雅,其形似洞,中有瀑布溪流,水白如银,故名。“原来是其形似洞,并没有洞,实为大峡谷。”不过,大峡谷内确实有洞,且极为精致而神秘,即“白龙洞”。

我初次听说白水洞,还是刚到县城读高中时,只听有几个同学相约要去白水洞玩,正好有家住严塘的同学作陪。她们商量说得花两天时间去走走看看,那里有飞泉流瀑,茂林修竹,还有神秘溶洞,值得好好一游。记得婷还说最好带被子去,夜晚在那上面睡,可以听泉水叮咚,看萤火飞舞。多么令人神往啊,可惜我当时与她们还不熟络,没能一同前往探个究竟,但我从此记住了“白水洞”。

等我终于来到白水洞,孩子已近十岁,他能说出山上有脚的房子,还能看到瀑布背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句,而我仿佛还是那个梦想周游世界的少女,手捧一束鲜红的杜鹃花站在罗山湖堤坝上灿烂地笑。

今年九月底的一个周末,县作协举办“放歌白水洞”采风活动。我有幸参加活动并陪同来自省会长沙的易清华等老师再次走进白水洞风景区参观。当我一踏进峡谷,愈发发现白水洞大峡谷之迷人,入口处不仅增添了巨幅石景“别有洞天”,还增加了一挂瀑布,水从一个方形大口奔流而下,水声訇然,气势磅礴,给人无限向往!

白水洞风景奇异多姿,以银涛峡的飞虹瀑布和水帘洞瀑布尤为精彩,它是白水洞独特的美景。瀑布从百丈悬崖峭壁上飞流跌下,水花四溅,白雾蒙蒙,阳光射去,形成一道五彩缤纷的彩虹,绚丽夺目。瀑布半空的悬崖内有一山洞,酷似花果山的水帘洞,瀑布成抛物线飞流直下,过洞而不沾洞,甚为奇观。而游人若从瀑布内岩石下穿过去,又可看到另一番景象:飞流直下的瀑布显得更高、声音更大,也更为壮观。若是夏天,水量丰沛,我们悄悄从瀑布下走过,会感到特别的凉爽。你可千万别大声说话或尖叫,那瀑布会闻声而来,拂过你的脸颊或发丝,让你一头雾水,不知哪里得罪了她。不过,那亲密接触相当温柔,让你不经意间有种潮湿的惊喜。不管是飞虹瀑布还是水帘洞瀑布,都极其壮美。历代骚人墨客前来观光者曾留不少诗句,清代诗人谭瑶曾有诗云:“滚滚银涛天上来,劈分石峡走鹭雷,澄潭百尺深无底,险过瞿塘滟滪堆”,可见瀑布何等壮观,气势恢宏。

白水洞不光有飞瀑流泉,还有神奇的白龙洞,又名“白龙神宫”,形成于2亿多年之前的冰川时期,可谓历史悠久。它位于白水洞大峡谷景区两道大门之间,离第二道大门约米处,斜对面则是白水古院。白龙洞以其小巧精致而著名,年12月,中央电视台专题采访此洞,并称誉之为“世界奇景”,而三大奇观之“海底世界”至今仍为“科学未解之谜”。为何这么说呢?大多数溶洞都有石笋石钟乳石莲花等,这不足为奇。可是这海底世界足有平方米,仿若神话里三太子的龙宫,各种珍奇应有尽有。最奇妙的是地面有个天然水池,水深不过三寸,然而水里却是神秘莫测。你瞧那溶洞上面的景物,以及上面的上面都能倒映在水中,仿佛地下天上完全是同一个世界。水面上的巨石则好象漂浮的船只,从“船只”下面可看到对面任何物体的美妙影像,犹如海市蜃楼,亦幻亦真,美不胜收。易老师看到此景,不禁啧啧称奇。这便是被奉为白龙洞三大奇观之一的“海底世界”。

白龙洞里的另一大奇观则是“南天神柱”。石柱高达18.2米,直径11.9米,形态似群龙盘柱,呈黄白、玉白、灰白、紫红诸色,称“群龙擎天柱”,亦称“南天神柱”,极为壮观。传说这里原是地下最大的溶洞,后来洞厅越来越小,三太子情急之下,请孙悟空帮忙扯了根毫发变作这顶天立地的大石柱,后来造就了“亚洲最大的钟乳石柱”这一奇观。

第三大奇观则是白龙洞里一幅极像门帘的石帘。这石帘中间部分为下垂的平整帘子,两边则几乎是基本对称的装饰褶波状帘花。最奇特的是左数第四条波状帘花,整个一条帘花带呈银白色,洁白如玉,无比靓丽。与其它灰色的波状帘花形成鲜明对比,且波状非常匀称,形象极其美观。这在地下溶洞中特别罕见,属世上绝无仅有的一幅神帘。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帘”。

白龙神宫里还有许多奇特景象,比如“天地之吻”“滴水穿石”,还有镇洞之宝“九鼎宝盒”。这宝盒其实也是一根钟乳石,传说是悟空为守护“南天神柱”而设立的一个奇异柱状宝盒。你若用电光从其顶部照入,宝盒则会如玉石般透亮,特别惊艳,该为世上稀世珍宝。洞中的秘密何其多也,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发现。

白水洞有山有水,有瀑有洞,更有淳朴的民风。若是游玩累了饿了,无论你走进哪家农家乐,都可以听到鸡鸣鸭叫,吃到正宗的土鸡土鸭,湖里的小鱼小虾,还有香喷喷的柴火腊肉,香辣猪血丸子,干笋及各色时令蔬菜等,包你回味无穷。

酷夏时节,约上三五好友来白水洞吧,白天游洞赏瀑,夜晚便住在这大峡谷,听那飞瀑流泉,洗净胸中的嚣哗。也可在冬季,来这里看雪,好一片玉树琼枝,冰天雪地的世界。当你离开时,该是全新的自我,何等神清气爽,何等释怀不羁!

作者介绍:陈芙蓉,女,年生,新邵人。湖南省作协会员,毛泽东文学院中青年作家班第十五期学员。作品散见《散文百家》《散文诗》《湖南日报》《湖南工人报》《科教新报》《新花》等报刊。

05

白水欢歌

文/吴艳红,

白水洞,洞水白。在这里,水绝对是独特美丽的存在。

志书记载:“两山环回夹峙,群峰拱卫,其形似洞,中有瀑布溪流,水白如银,故名白水洞。”可见,新邵县白水洞名字的由来离不开这里独特的白水。

白水从罗山湖水库闸口奔涌而出,经峡谷,穿丛林、过山涧、绕大山,跨绝壁,汇成飞珠溅玉的溪流,日夜兼程,奔走时像串珍珠项链,栖息时像块玉石翡翠,平缓处如浣千匹绿缎,下坡处如泻万斛珍珠。“石挑练破,化为点点玉珠飞溅;雨打花开,幻作朵朵白莲飘浮。”如果纵身悬崖峭壁,一道清流就化作凌空飞舞的白练,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一路欢唱直奔棠溪而去。

来到白水洞,只要你用心用耳去聆听,就可以尽享大自然赋予你的独特乐章,白水就是一位多变又多情的天才艺术家,用她自己独特的方式,为你唱着一曲曲动人宛转的歌。

听,她来了。

“泉声清似鹿呦呦,逝者如斯日夜流”。她从深山而来,来到了平缓山涧。此时的她犹如一个素面清纯的村姑,轻盈漫步在山石间,自由地哼着古老优美的民歌。先是轻轻地缓缓地起了一点调,然后再极有韵味婉转起伏,歌声如云外的鸟啭,如深谷的凤鸣,清脆悦耳,哗啦啦地一下子全淌进你的心底,让你的心瞬间轻盈而丰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她正经过梦幻般的丛林,像一个婉约害羞的小姑娘,刚才还大声欢唱,一看到有人来了,哧溜一声藏进了深潭里,用极缓慢地腔调,哼出曼妙轻柔的调子,伴和着山间清脆鸟鸣,时有时无,像有一根轻柔的羽毛撩拨于心头,酥痒轻松,那浮躁的心一下子变得沉静柔软起来。

“石激湍声成虎吼,泉喷清响作龙吟”。他奔至高处绝壁,突然间化身为一个勇敢粗犷豪放的汉子,沿着十多米高的落差,毫不犹豫地跌宕而下,发出雷鸣般的吼叫和呐喊。这声音,有如千军万马在欢腾,也如激越的交响乐在回旋,那气魄,如此雄壮豪迈,那气势,仿佛雷霆万钧,让人心生震撼,久久难忘。

“溅石迷空晴亦雨,飞涛喷雪夏犹寒”。转眼间,她又幻化为多彩的仙女,经历了湍急的飞升,身上铃铛环佩,闪着七彩的光芒。你再凝神细听,那涓涓流水的声音,似珠玉滑落,有的如竹笛清脆悠扬、有的如古琴醇厚低回、有的如古筝婉转明亮、有的如扬琴叮咚柔美,这些雄浑高亢的高声、圆润含蓄的中声、清澈古雅的低声,汇成一曲和美的旋律。

……

从罗山湖过芦笛岩、老虎岩,来到银涛峡、飞虹瀑布……白水不竭不停不休,最后欢唱着汇入白水洞村的棠溪。这是激越和从容优雅的聚集,这是力量和发展的融合。此时,她又变成了一位深情的时代抒情歌手,迈着欢快的脚步,吟唱着新时代之歌,她从古朴优雅、人文底蕴丰厚的白水古院落前走过,绕行黑瓦白墙整洁美丽的白水新村,叮叮咚咚一路向前,把依山傍水的人家和村落穿成了一串璀璨的珍珠,闪发着明澈,妩媚骄傲的美丽之光,荡漾着发展的银色旋律,在人们的心尖上悄悄地流过,流过……

作者介绍:吴艳红,笔名江鸟,新邵县作家协会副主席,龙溪铺镇下源人,文字爱好者,爱做美梦的懒女人。

06

白水洞或红蜻蜓

文?肖克寒

那只红蜻蜓。是的,那只红蜻蜓,出现在这个时段这个地方。

恍惚是夏日某个节气后的一天,时阴时晴的中午。地方就在白水洞,那条叫棠溪的山溪边,一个挺起的褐红色石头上。石头之所以挺起,是因为被山洪竖立,后来溪水线又降了下去。红蜻蜓歇在石头顶部凹处,一动不动。对于白水洞来说,这是一个极小的容易被忽视的大事件。石头本来不算什么,关键是这只红蜻蜓的降落,石头上又是有图纹的。我还记得那图纹竟然像一张人脸简笔画,眼睛都有着明显表情。

周围潜伏着各种声音。时远时近的蝉声除了说明当时天气很热,还能说明当时很安静。红蜻蜓歇了一会儿,忽然打乱我的凝思,按照它的计划飞了起来。还没等我弄清楚它的意图,就飞到了山溪的那边。

红蜻蜓也是来旅游的吧?它飞翔的姿势,像是在寻觅什么。我看见它先是飞到溪流那边的几棵杉树上,然后到了游廊栏杆上,那里恰好有三个人在拍照。这三个人,两个是男人,一个是红衣女人……红蜻蜓可能对女人盘着的公主辫感兴趣,好几次差点停在她的发夹上面了。红蜻蜓是被拍进了他们照片的。

因为要在白水洞寻找自己的梦,就没有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eyulian.com/tlxt/56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