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佛教20年了,逐渐明白:“法身五佛”是一切事物后真正的谜底、终极的真谛。
可叹的是:不仅世人对此懵懂无知,甚至很多佛教徒也不明所以……
(图:如意藏五方佛花丝套珠)
另一方面,十几年来,我一直在作一点佛化艺术创作,在创作佛珠作品时,常常于佛珠经典钻仰耽味,发现:佛珠教法竟是通向五佛的奇径,这一能带我们通向法身五佛的佛珠经典教法,我们称之为“珠道”。
佛珠是诸佛菩萨低眉垂手,递予我们的最亲切、美丽的法宝。绝难再有一种佛教文化载体,至今鲜活,蔚然成风,乃至不具信仰的大众也珍爱把玩。
(图:五方佛金刚橛佛珠,
橛头分别为五佛法器)
如何令世人在玩持中,懂得如来之心、开显本来面目?这是我心中的大事!
我想:在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中,珠道是一扇应机的方便大门;让佛珠回归它最重要的佛教母体文化——五方佛法统,重振正脉“珠道”,从而引众生回归法身五佛,该是我微茫生命的意义。
(图:前款的中央佛金刚橛·
橛头处为宝塔)
于是,有了《珠道》三部曲(网络版),包括:
1、《珠道(上)·五佛圣珠》:
带读者初识五佛与五佛圣珠;
2、《珠道(中)·选珠秘籍》:
帮读者选择适合自己的五佛圣珠;
3、《珠道(下)·成佛奇径》:
五佛珠道心法、成佛捷径。
本文为第二部,讲述如何选择佛珠,特别是基于五方佛法统,如何根据自己的愿求、对治、修法、星座、生肖、五行等,选择适合的佛珠。
催人昏昧的魔笛之声暂停了,愿有缘人,早从武库中找到那串最相契合的如意宝珠。
说吧,佛珠!道尽秘密,道出本来……
(图:老凤眼菩提佛珠)
《珠道》第一部中,我们详谈了——佛珠最重要的文化母体“五方佛法统”,介绍了五佛圣珠的来历与功德,还展示了古今大量五方佛佛珠。相信大家对于五佛与五珠都不陌生了。
这时,读者自然会问:我们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五佛圣珠呢?
下面,我们就打开珠道武库的大门,请您步入宝库,选择自己最称心应手的宝珠。我会陪您一路观瞻,为您介绍择珠之法。
(图:大量五方佛佛珠的黄金配饰)
五方佛珠道,是极为个性化的佛教教法,由于每个人适合的佛珠并不相同,而找到适合自己的佛珠,才能开启与五佛神奇的相应力,所以寻找与自己对应的佛珠,便成为珠道中的关键之一。
珠道武库是一座藏宝的古老宫殿,这座圣殿中,有三进殿堂,我们将依次畅游其中,在每座殿堂中分别学习一门选珠功课。
这一番游学中,读者不仅能继续深入了解五佛、了解圣珠,还可以探索自我、成就自我。
三座殿堂中,分别安排了不同的学习内容:
1、第一殿:学习识别佛位
在一殿中,我们将熟悉五佛的五方方位,比如:知道东方佛是哪一尊。
2、第二殿:学习识别珠位
在五方佛珠道中,不同的佛珠,方位不同。二殿中,我们能够学会:如何通过佛珠配饰、主珠颜色、主珠材质,识别出某一串佛珠的五方方位。
3、第三殿:学习识别人位
在五方佛珠道中,不同的戴持者,方位不同。三殿中,我们来了解:如何根据戴持者的愿求、对治、修法、生肖、星座、五行等,识别出戴持者的五方方位。
在此之后,便可以轻松对应了——根据戴持者的方位,选择同一方位的佛珠。
(图:绘有十二星座的
宋代千手观音佛像·故宫珍品)
在珠道武库里择珠时,我们会获得有趣地发现:生肖、星座、五行竟然与佛教关系密切。实际上,在佛教经典中,十二宫正与十二星座对应,十二神兽即与十二生肖关联,而五行也可与五佛融通。
生肖、星座等与佛教的关系,会在后文展开。通过这种对应,我们会感受到古老文化之间的深刻因缘,这也是读者们在珠道武库中流连忘返的原因之一吧。
有学者称:生肖、星座、五行等法门,属于佛教的文殊法门,是文殊菩萨在释迦牟尼佛出世之前,应先古人民需要,而开示的方便法门,其中蕴含的智慧可以通向如来的终极圣境。
(图:文殊菩萨)
下面,我就带着读者,一起步入第一座殿堂。
第一座殿堂,名为“五佛殿”,在其中,我们将学习识别五佛的五方方位,同时,我们要分别了解五佛的功德、智慧,这也是珠道的重要内容。
殿堂东方这尊是阿閦如来,“阿閦”为梵语音译,意为“不动”,故也称为“不动如来”,不动如来代表大圆镜智。
在他身后,无量诸尊在幽蓝的光芒中缓缓浮现,隆隆的“吽”字由远而近,是的,这正是他统领的东方诸尊——“金刚部”,金刚部的部色为蓝色、黑色。
(图:清宫藏杵·“如意藏”仿)
(图:清宫藏杵·“如意藏”仿)
这时,从阿閦佛的心中化现出一支光芒四射的金刚杵,凌空而降,从宝杵中又化出众多金刚法器、珠鬘摩尼,纷落至武库中的无量函匣、箱箧之中。
请记住:金刚部的功德与神力,正凝聚在不动如来的这支“五股金刚杵”中,这尊宝杵,表如来法身如金刚,匿于凡尘而坚固不坏,能摧破一切烦恼。
(图:东方佛佛珠的小坠饰——摩羯铃杵)
(图:金刚藏·土石中的杵,
3D打印+传统錾刻工艺)
不动佛与其宝杵表降伏法,可助信仰者降伏一切厄难、怨敌;主要对治嗔恨心。
我们再转向南面——殿堂南方这尊是宝生如来,他代表平等性智,他统领的南方无量诸尊,为宝部,宝部的部色为黄色、金色。
宝生如来以及宝部的功德、神力,凝聚在该部的法器“如意宝”中,这颗如意宝也成为摩尼宝,表如来法身福德圆满、有求必应,能满众生一切善愿。
宝生如来与其如意宝表增益法,可助信仰者纳福增慧、福寿绵长、招财进宝;主要对治傲慢心。
(图:浑圆如意宝)
(图:瘦长如意宝)
在佛教造像中,如意宝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浑圆,一种瘦长;前者在汉传佛教造像中常见,后者为藏传佛教造像中多用。
再看大殿中的宝生如来,只诵了一道真言,座下的如意宝刹那间幻变成无量宝物,光彩明曜,分布于宝库之中,一时间,殿堂之中充满妙香。
(图:如意宝佛嘴)
(图:如意宝坠饰)
(图:如意宝计万卡)
殿堂西方这尊是阿弥陀如来,又称为无量寿佛,他代表妙观察智,他统领的西方无量诸尊,为莲花部,莲花部的部色为红色。
阿弥陀佛有报身佛和法身佛,在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一般理解为报身佛,而五方佛中的阿弥陀佛为法身佛。法身佛所在的圣境,密宗谓之“金刚法界”,天台宗谓之“常寂光土”。
(图:莲花)
阿弥陀佛及其莲花部的功德、神力,凝聚于该部的法器“莲花”中,莲花根入淤泥、花净无染,正表如来的法身隐于红尘、而常清净。
(图:西方佛莲花银坠,
3D打印、手工錾刻)
(图:莲花坠饰)
阿弥陀佛与其莲花表敬爱法,可助信仰者受人爱敬、姻缘顺遂、修缮人际、家庭和美;主要对治贪欲心。
殿堂北方这尊是不空成就如来,他代表成所作智,即成就所作之事业的智慧。
他统领的北方无量诸尊,为羯磨部,“羯磨”是“业”的意思,是指诸佛菩萨利益众生的广大事业。
(图:金刚界曼荼罗·羯磨会)
羯磨部的功德与神力,凝聚在该部法器“羯磨杵”中,羯磨杵指三股杵或者十字三股杵;羯磨金刚杵的三股表法身如来的身语意金刚三业,羯磨杵可以化现出最善巧的方法,利益法界一切众生。
(图:三股羯磨杵)
(图:十字三股羯磨杵)
不空成就佛与其羯磨杵表钩召法,可助信仰者成就一切佛事及有情事,于诸出世间法、世间法,皆可助其成就;主要对治妒忌心。
(图:十字羯磨杵配饰)
羯磨部的部色为绿色、杂色。杂色,指其他四佛的部色皆可集汇于此,表一切诸佛的所有功德,皆必投入普度众生的广大事业之中。
殿堂中央这尊,当然就是毗卢遮那如来了,他又称为大日如来,代表法界体性智,他统领的中央无量诸佛菩萨,为佛部。佛部的部色,与毗卢遮那佛身体的颜色相同,为白色,白色代表一切恶业的清净。
(图:北京北海白塔)
(图:吾屯下寺画满佛像的宝塔·
藏区热贡艺术风格)
佛部的功德与神力,凝聚在毗卢遮那如来的法器——宝塔中,这座宝塔,表一切法身圣尊的究竟住处,此即金刚法界、常寂光土,这是法身诸尊的根本法场、无上坛城,它周遍法界、尽通三世、常乐我净、万德庄严,从中出生一切诸佛、法宝。
(图:塔形佛嘴·塔式取自西湖石塔,
初为苏轼所造)
毗卢遮那如来与其宝塔表息灾法,可助信仰者灭除一切恶业、烦恼;主要对治愚痴心。
在五佛中,毗卢遮那如来居于中心地位,其他四佛可以理解为毗卢遮那如来的四个角度,其他四智可以理解为法界体性智的四个侧面。
实际上,五佛皆具五智,故五佛不一不异。四佛如同一座殿堂的四扇大门,进入后的妙境全然相同。
不知何时,珠道宫殿之中,妙乐轻淌,殿内四处泛起水波浮光。水光之中,景象宛然,其中有一切时空、所有众生,而五佛尊、五部众、五圣珠也在其中映现无遗。
大家不要惊讶,这是诸佛菩萨在以水来讲解五佛的五智,请静心体会:
水性澄寂,于水中显现一切事物,喻大圆镜智,表如来能遍知一切;
一切万像皆现于水,皆如幻不实,平等无二,喻平等性智,表如来能彻证一切皆空;
一切事相的千差万别,于水中明了显现,喻妙观察智,表如来能辨别一切万物差别;
一切有情或非有情皆依水而滋长,喻成所作智,表如来能利益一切众生;
水与万物交融、无所不遍,喻法界体性智,表如来法身常乐我净、尽法界、遍三世。
(图:手持杵、珠的空海大师)
前文我们已经提到五智的名称,并明了了五佛皆具五智,水喻可以供我们参究体会其中的含义。
水喻五智,出于日本高僧空海大师的《秘藏记》,传承自唐密诸祖,从中可以体会到佛菩萨的说法智慧、无碍辩才。
好了,下一座殿堂在等着我们,我们将在那里学习识别某串五方佛佛珠的方位。但是,在进殿之前,请基础薄弱的同伴先做一点功课,先简单了解一下佛珠的构成和作用。
(图:汇集五佛法器的凤眼菩提·
传统主珠形制)
(图:左为北方佛佛珠,纹一羯磨杵;
右为隔片,中嵌“如”字,含义丰富)
一串五方佛佛珠,一般包括母珠(俗称佛头、三通)、主珠、绳线、佛塔(俗称佛嘴)、隔珠(也称间珠、节珠)、隔片、坠饰、弟子珠、计数器、计万卡等。
(图:计数器)
其中,计数器是非常实用的佛珠配饰,两串为一对,每串各有10颗小珠,一般与颗搭配使用,如算盘一般,拨动计数:当持捻佛珠一圈,就拨动一串计数器上的1颗小珠,持捻10圈后,则拨动另一串计数器上的1颗小珠。
21遍,是佛教常见的念诵遍数,所以,计数器常常穿在颗佛珠的第21颗珠(从紧靠佛头那颗数起)后,以便计数。
(图:摩羯兽计万卡)
当计数器中的20颗小珠都拨动完毕后,就该使用记万卡了。记万卡是很方便就能拆安在珠线上的小卡子,它通过在主珠上依次移动,来记录万级别的数量。
有了计数器和记万卡,一串颗佛珠,可以记录上百万遍的持诵数量;如果再多配一个计万卡,则可以记录上亿的数量。
(图:老星月菩提佛珠)
各种佛珠教法,对于主珠数量的要求不同。在五方佛佛珠法统中,主珠数量共有四种,分别为:0颗、颗、54颗、27颗。ⅰ
在四种数制中,《念珠经》称:颗为最胜;而《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干脆只列“”之一种,而省略了其他三种,经云:“珠有一百八,摄乱心不驰”。由此可见颗珠制的重要。
“”,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数字。在法身五佛的金刚界根本成身会中,有尊;一切大乘法门可归入句,构成法门ⅱ;寺院早晚鸣钟声;菩萨修道则渐入种三昧。而这种种,皆是为了灭除众生的种烦恼。
(图:汇集五佛法器的星月菩提)
关于种烦恼,《大智度论》云:百八烦恼指十缠与九十八结。十缠,即无惭、无愧、嫉、悭、悔、眠、掉举、惛沈、忿、覆等;九十八结,即三界之八十八见惑与十修惑。
佛教又说:六根缘六尘时,各有好、恶、平三种,形成十八种烦恼;其各有染净合成三十六种,更配以过、现、未三世,而成之数。
这种烦恼,是一切众生的大敌,正是它们遮蔽了身心中的法身五佛,让众生深陷轮回之苦。
为了灭此种烦恼,如来垂手,为我们递来颗佛珠,唤作“百八牟尼”,这正是颗珠数的由来。
(图:紫檀佛珠·配专利佛塔,
3D打印)
除了以上珠数之外,佛教还有其他的佛珠数制,因不属五方佛佛珠法统,故不多作讨论和采纳。
有研究者称《文殊仪轨经》载有18颗、36颗者,更有人说其它珠数,但在汉译的这部经典中ⅲ并无此珠数。
上述两种珠数,可以理解为颗的演化,正如《佛学大辞典》说:“古来念佛宗袭用三十六珠,禅门用十八珠。其三十六与十八者,只为携带之便,三分百八为三十六,又六分为十八,非别有深义之所表。”
此外,我们常常看到有文章介绍佛珠数目的法义,如14颗代表观音菩萨施14种无畏等,这种表征虽具宗教价值,但多非出于佛教经典,为后人附和演绎而成。
(图:极简风超小凤眼菩提·
配羯磨杵佛头、隔片)
一串经过精工制作、庄严设计的五佛圣珠,具有计数、表法、摄身、摄心、庄严威仪之妙用。
在《佛说木槵子经》中,佛陀面对一位苦恼的国王,教他制作颗佛珠,持珠称念三宝名,常持不缀,至心念诵,无分散意,这样念诵万遍,即可断惑证果。
这正是彰显佛珠妙用的一则实例:佛陀以佛珠助国王摄心,避免杂念;而万遍的数量,也正需依靠佛珠来计数。佛珠的计数、摄心作用,由此看得分明。
(图:汇集五佛法器的凤眼菩提)
五方佛佛珠在计数、摄心等作用之外,由于其形制与五方佛具有密切的关联,故承载了大量的深秘心法,借此心法,可以助行人速疾成佛。
对此,我们将在《珠道(下)?成佛奇径》中展开深广的探讨。
下面,我们该进入五珠圣殿了,我们将在其中学习五方佛佛珠的形制、以及珠位的识别。
第二座殿堂,名为“圣珠殿”,当我们开启殿门,第一座宫殿中的法器、宝物,竟如群鸟般,飞入殿门,纷落在“圣珠殿”内。
刹那间,殿堂之中,尽是各种佛珠宝鬘、法器妙具,琳琅满目、异彩丰呈:它们有的在变幻着形态,有的在宣说着妙法;有的唱诵,于中散发着的光明与温暖;有的寂然,于中可见三千世界、十方众生。
我们发现:在殿堂东壁之上,本该是金刚杵的位置,却安奉着一朵莲花,而各种佛珠、法器所安置的位置也杂乱无序。原来,这是佛菩萨给我们设置的一个游戏,我们需要通过下面的学习,最终将各方的佛珠、法器选出来,放归于其所属的方位。
下面,就开始珠位的识别吧。
(图:黄金五方佛专利佛塔)
五方佛佛珠有特定的形制,它在三个方面,与五佛五部具有对应。因此,可以通过这三个方面,识别出一串五方佛佛珠属于哪一方位,凝摄着哪一方佛的功德智慧。
这三者是:
一、配饰:佛珠的配饰,往往是五佛的法器、或者上面具有五佛法器等的纹饰;
二、主珠颜色:主珠颜色与五佛的部色对应;
三、主珠材质:主珠材质采用佛经规定的五佛部的佛珠材质。
(图:五方佛手串·配专利佛塔)
当然,这三者同时都对应是非常困难的,但至少在其中一个方面有所对应,而最好能两个方面正确对应:即配饰、主珠颜色两者对应;或者配饰、主珠材质两者对应。
(图:汇集五佛法器的老凤眼菩提)
以上三者与五佛、五部的具体对应,详见下表:
下面,分别讲述三者的对应。
佛经要求,在制作佛珠中,应当穿配以凝聚法义的一些贵重配饰,如《佛说陀罗尼集经》说:“作是相珠一百八颗,造成珠已,又作一金珠以为母珠,又更别作十颗银珠,以充记子”。
(图:五方佛佛珠坠饰,
分别为五佛法器)
(图:配东方佛坠饰的金刚菩提)
佛珠的配饰,往往是五佛的法器,或者上面具有五佛法器的图案;五方佛的法器及其图片,在前面已经介绍过,这里简列:
毗卢遮那如来:佛塔;
不动如来:五股金刚杵;
宝生如来:如意宝,也称为摩尼宝;
阿弥陀如来:莲花;
不空成就如来:羯磨杵,这是指三股杵或者十字三股杵。
下面,举例说明:
这套五方佛银制配饰,包括佛头、隔珠、金刚橛坠子,五件配饰分别以五佛法器作为纹饰,表征了五佛之全部功德。
这是以老金刚菩提主珠,穿配上述配饰后的成品。
这是其中的佛头,纹饰的核心为一宝塔,这是中央佛的法器。
这是西方阿弥陀佛莲花部的隔珠,纹饰为其法器——莲花。
图中,靠前的隔珠上,是北方佛的法器“羯磨杵”的一端杵头。
图中,靠前的隔珠上,是南方佛的法器“如意宝”。
长长的坠饰,是一支金刚橛,橛头的背光中,露出五股杵的一端。
五股杵为东方佛的法器。
佛经告诉我们:五方佛佛珠的主珠颜色,与五方佛的部色对应。五部的颜色,一般是与五方佛身体的颜色一致的,五方佛的部色分别为:
毗卢遮那如来-佛部:白色;
不动如来-金刚部:蓝色、黑色;
宝生如来-宝部:黄色、金色;
阿弥陀如来-莲花部:红色;
不空成就如来-羯磨部:绿色、杂色。
(图:按照五部颜色研制的
清宫五方佛花丝套珠)
下面,列举了一些符合各部部色的材质,以帮助大家选择:
欲得中央毗卢遮那佛护佑、求息灾者,应戴持白色、无色的佛珠,如:白水晶、白砗磲、白海螺、白珍珠、月光石等;
欲得东方不动如来护佑、求降伏者,应戴持蓝色、黑色的佛珠,如:青金石、蓝萤石、蓝珀、蓝珊瑚、海蓝宝、天河石、海纹石、蓝纹石、蓝松石、台湾蓝宝石、木槵子、黑曜石、茶水晶、黑玛瑙、紫光檀、黑椰壳、黑碧玺、砭石等;
(图:佛教观修中的五色光)
欲得南方宝生如来护佑、求增益者,应戴持黄色、金色的佛珠,如:金珀、黄蜜蜡、黄水晶、黄虎眼、黄玛瑙、金丝楠、黄花梨、黄金木、檀香木等;
欲得西方阿弥陀佛护佑、求敬爱者,应戴持红色的佛珠,如:南红、红玛瑙、战国红、石榴石、血珀、紫檀、红酸枝、朱砂、红纹石、红珊瑚等;
欲得北方不空成就佛护佑、求事业成就者,应戴持绿色、杂色(指前四佛的部色皆可集汇于此)的佛珠,如:绿珀、绿水晶、水草玛瑙、绿松石、绿萤石、橄榄石、葡萄石、绿檀,以及前四佛所对应的材质。
下面,举例说明:
这是我们研制的五方佛花丝套珠,清宫风格;五串佛珠主珠的颜色,分别为五佛的部色;以五佛真言加持。
这串是西方阿弥陀佛的佛珠,主珠的颜色为西方阿弥陀佛莲花部的部色——红色。
套珠的花丝背云上,展现着各部法器。这是其中的西方佛佛珠,花丝背云为该佛法器——莲花;莲花颜色也是莲花部的部色——红色。
这是其中南方佛佛珠,背云中是该佛法器——如意宝。
(图:主珠材质符合经典要求的
五方佛套珠)
根据经典要求和佛教传承,主珠材质分述如下:
欲得中央毗卢遮那佛护佑、求息灾者,应戴持凤眼菩提、星月菩提、天台菩提、木槵子、菩提根、沉香(佛部供养之香),这部分内容,请参考文末关于菩提子的余言;
欲得东方不动如来护佑、求降伏者,应戴持金刚菩提;
欲得南方宝生如来护佑、求增益者,应戴持佛家七宝的佛珠,主要包括:金银、水晶、砗磲、珊瑚、玛瑙、琥珀、琉璃或青金石等;
欲得西方阿弥陀佛护佑、求敬爱者,应戴持莲子佛珠,但因莲子极易损坏,不适合制作佛珠,或可以莲花菩提代替(曾有藏传佛教活佛高度认可莲花菩提,故莲花菩提可不作严格排斥,置于观察之列);
欲得北方不空成就佛护佑、求事业成就者,应戴持众珠间杂的佛珠,即前四佛的佛珠材质,皆可汇集于此。
下面,举例说明:
上图中,是我们研制的一套五方佛佛珠,主珠分别为五佛部的材质,并配金刚橛坠饰,金刚橛的橛头处,分别为五佛法器。
这是中央佛佛珠,主珠材质为凤眼菩提子。
这是前图中的抛光凤眼菩提子。
这是东方佛佛珠,主珠材质为金刚菩提子。
这是前图中的金刚菩提子。
这是南方佛佛珠,主珠材质为佛家七宝之一的琥珀。
这是前图中的琥珀。
经典规定:西方佛佛珠的主珠材质应为莲子;但因莲子极易损坏,故图中这一挂西方佛佛珠,我们以莲花菩提作为主珠。
这是前图中的莲花菩提。
莲花菩提的包边宛若一朵莲花,而每座莲台上都有一只眼睛。莲花菩提受到当今藏传佛教活佛的认可。
经典规定:北方佛佛珠的主珠材质应为杂宝,即前四佛的佛珠材质,皆可汇集于此。
这一挂北方佛佛珠,我们以松石作为主珠。
再配以青金石、琉璃、银饰等佛家七宝;并可根据戴持者要求,增加黄金、琥珀等各种材质的隔珠、配饰。
以上介绍了五方佛对应的主珠颜色和主珠材质,为了方便大家选择主珠,我们制作了下表:
好了,以上就是在圣珠殿中的学习内容。相信大家都可以根据所学,准确识别五佛圣珠,将大殿中摆放错乱的佛珠、法器各归其位了!
下面,我们来到第三座殿堂。在其中,我们将学习识别我们自己的方位,相信大家对这个问题会兴趣浓厚。
在殿堂中,有一些巨大的镜子,它们分别是愿求镜、对治镜、修法镜、生肖镜、星座镜、五行镜等,我们来到镜子面前,镜子就可以告诉我们,在这个镜子中,我们所属的五方方位。
上述例举的宝镜中,前三面镜子是佛教传统中最常用到的;而后三面,是因地、应时的方便。
请大家注意,在每一面镜子中,我们所属的方位有可能是不同的,我们应当寻找我们最熟悉、亲切、信任的镜子,这样得到的结果,才会更为相应。例如,最熟悉和信服星座学说者,可以选择星座镜。
有学者称:生肖、星座、五行等法门,属于佛教的文殊法门,是文殊菩萨在佛陀出世之前,应先古人民需要,而开示的方便法门,主要满足当时人们占卜吉凶的需要,而其中蕴含的智慧可以通向如来的终极圣境。这在下面再详谈。
五方佛,分别代表五种不同的功德,可以满足五种不同的愿求。
我们面前的愿求镜,可以通过我们自身的愿求,而显现出我们对应的五佛方位,与我们相应的佛尊、佛珠、法器,也便了然了。
(图:宝莲禅寺的万佛宝殿,
香港佛教地标)
中央佛表息灾之功德ⅳ,能灭恶业、重罪、烦恼等障,能息种种灾难、官事、口舌,能除鬼魅所著、恶星陵逼等。愿求息灾者,应归中央位,应戴持中央佛佛珠,易与中央佛相应,以满息灾之愿;
东方佛表降伏之功德,能降伏一切危害自己的小人,也能降伏损害众生的恶人、恶鬼、恶兽,还能危害社会、毁灭三宝的奸佞罪人。愿求降伏者,应归东方位,应对一切恶人,应当生起慈悲心,并戴持东方佛佛珠,易与中央佛相应,以满降伏之愿;
南方佛表增益之功德,能增长众生福德、智慧;愿求迁加官荣、寿命增长,及求福德聪明、眷属势力,钱财丰盛、谷麦成熟,及求伏藏、宝珠、仙药、五通等,应归南方位,应戴持南方佛佛珠,易与南方佛相应,以满增益之愿;
(图:西安大兴善寺五方佛佛像)
西方佛表敬爱之功德,能令众生受人敬爱;愿求求受一切人敬爱、知友亲近、冤家和顺,一切圣贤加护、天龙八部欢喜,及求说法辩才、言音清雅、闻者喜悦等,应归西方位,应戴持西方佛佛珠,易与西方佛相应,以满受人敬爱之愿;
北方佛主钩召之功德,此法如钩,能召来众生,能将众生度往善道、净土、乃至佛界。若欲超度亲友亡灵、救度一切众生者,应归北方位,应当戴持北方佛佛珠,易与北方佛相应,以满救度钩召之愿。
北方佛不仅能助信仰者成就利生佛事,还可以成就各种世俗之事,如可助世间的一切正命工作获得成就,这也是如来利生的方面。故,欲求佛事与俗事顺利,可戴持北方佛佛珠。
(图:颅焰橛·金刚法器,
骷髅代表法身佛)
众生心量有限,往往只能专注一位佛尊。但究竟说来:五方佛中的每一尊佛,皆具世间、出世间的无量功德,广说乃至可以摄收其他诸佛的一切功德。因此,专注任何一位有缘之尊,皆可以成就佛果,获得一切佛之功德,一门深入、万法顿开。
这一观点,在学习有关内容时,应特别留意。如此,才能从一到一切。
(图:13世纪西藏五方佛佛像)
五佛可以分别对治五毒:
毗卢遮那如来,主治愚痴心,故愚痴重者,应归中央位,应戴持佛部佛珠,可助对治愚痴;
不动佛如来,主治嗔恨心,故嗔恨心重者,应归东方位,应戴持金刚部佛珠,可助对治嗔心;
宝生佛如来,主治傲慢心,故傲慢心重者,应归南方位,应戴持宝部佛珠,可助对治慢心;
阿弥陀佛如来,主治贪欲心,故贪欲心重者,应归西方位,应戴持莲花部佛珠,可助对治贪心;
不空成就佛如来,主治妒忌心,故妒忌心重者,应归北方位,应戴持羯磨部佛珠,可助对治妒忌。
在咨问星座镜之前,还是先聊一聊星座与佛教的关系。
(图:千手观音全图)
(图:千手观音像中的局部图)
在台北故宫,珍藏着宋代的一幅千手观音像,这是佛教画像中的极品,其上赫然标示了佛教十二宫,它与十二星座刚好对应,令世人惊叹不已。
我们将此类佛像中的十二宫,制作成了十二宫图谱,如下:
谈到星座与佛教,不得不谈到《宿曜经》。《宿曜经》是唐代自印度传入中国的一部佛经,由四大译经家之一的不空大师所译,用于占卜吉凶。佛经中的十二宫,自古就在印度流传,与当今盛行的十二星座对应。
十二星座是佛教中的重要内容,有学者视其为隐秘的文殊法门,在民间辗转流传中也不以佛教之名义,故人们不知其为佛教法门。
在星座镜前,我们的方位是如何呢?
星座学中,将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叉点——春分点为起点,这可以设定为天球的正东,这一设定,实际上,比地球上的四方设定更为稳定。
东方星座为: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该星座之人与东方佛更为相应,属东方位,建议戴持东方佛佛珠;
南方星座为:巨蟹座、狮子座、室女座,该星座之人与南方佛更为相应,属南方位,建议戴持南方佛佛珠;
西方星座为:天秤座、天蝎座、人马座,该星座之人与西方佛更为相应,属西方位,建议戴持西方佛佛珠;
北方星座为:摩羯座、宝瓶座、双鱼座,该星座之人与北方佛更为相应,属北方位,建议戴持北方佛佛珠。
在佛教的《大集经》中,佛为我们宣说了十二兽,它与十二生肖密切相关。
佛在经中说:在我们世界的四方,各有三尊神兽,他们不断化现于我们世界,护佑众生,得到人天的恭敬。而此十二神兽,则与中国古来的十二生肖对应。
有史学家(如郭沫若等)称:十二生肖、天干地支实为外来文化,并非中国本土产生。佛经中出现的十二神兽,为十二生肖的渊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生肖镜前,来看我们的方位。
《大集经》中,佛讲述了十二兽的四方方位,与五佛诸部对应如下:
东方三兽:狮、兔、龙,该生肖之人与东方佛更为相应,属东方位,建议戴持东方佛佛珠;
南方三兽:蛇、马、羊,该生肖之人与南方佛更为相应,属南方位,建议戴持南方佛佛珠;
西方三兽:猴、鸡、狗,该生肖之人与西方佛更为相应,属西方位,建议戴持西方佛佛珠;
北方三兽:猪、鼠、牛,该生肖之人与北方佛更为相应,属北方位,建议戴持北方佛佛珠。
十二神兽与十二生肖的内容、含义,虽然并不完全一致,但是,世俗文化往往将两者等同、对应,为了适应人们的普遍需求,我们提供了以上对应方式,谨供大家参考。
五行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五行与五方有着明确的对应,借此,可以明确五行与五佛的关系。
(图:五行的五方)
(图:五行的相生相克)
五行镜前,我们来看自己的方位和选择:
“木”具有生发、条达的特性,属东方;五行缺木者,可戴持东方金刚部佛珠,以补木;因水生木,故亦可选择北方佛佛珠;
“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属南方;五行缺火者,可戴持南方宝部佛珠,以补火;因木生火,故亦可选择东方佛佛珠;
“金”具有清净、收杀的特性,属西方;五行缺金者,可戴持西方莲花部佛珠,以补金;因土生金,故亦可选择中央佛佛珠;
“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属北方;五行缺水者,可戴持北方羯磨部佛珠,以补水;因金生水,故亦可选择西方佛佛珠;
“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属中央;五行缺土者,可戴持中央佛部佛珠,以补土;因火生土,故亦可选择南方佛佛珠。
(图:金刚界曼荼罗·供养会)
佛教行人,根据自己的修法选择佛珠,可以请教修法镜。但是,修法镜性格有趣,在其中常常了无所显。
这是因为佛教行人,多已明确了自己的修法,多可依经典开示、上师教授进行选择。比如修西方莲花部之阿弥陀佛者,自然明白应属西方位,选择紫檀、红玛瑙、红珊瑚、南红等红色佛珠。
只有当行人对于修法游移不定、见地不正、修持不精、效率不高时,修法镜才会生起妙用。欲闻其详,当深研《珠道(下)?成佛奇径》。
我们巡礼了珠道武库中的三座宝殿,在三进大殿中安立好了佛位、珠位,还站在了自己所属的方位上。
这时,三座宫殿竟然如梦境般合为一处,我们归位好的五方佛珠,刚好安奉于五佛的坐下,而我们竟站在所归属的佛尊之前,手边正是与我们最相应、最适合的佛珠。
至此,我们在珠道宝殿中的学习基本结束了,择珠之法,诸位应已了然于心了吧。
在告别宝殿之前,大家该会悟到:我们的珠道三殿,原为一殿,是为方便大家学习,才化为三座。而整座珠殿,又为毗卢遮那如来大宝塔中的一隅,前面讲过,中央佛的宝塔无边,在其中,珠殿这样的宝库,尚有无量,实则无尽。
除了佛珠的配饰、主珠颜色、主珠材质外,我们在选择五方佛佛珠时,还应当注意一些方面,比如:珠匠、品质、材质辨别等。
对此有疑问的读者,请您在珠道宝库的亭台间休息一下,品三杯清茶,赏满目珠树,来聊聊以上三事。
佛经中,对于制作佛珠的珠匠有明确的要求,在正脉珠道中,不是随便什么角色就可以充当珠匠的。
珠匠的要求,依据经典ⅴ,略说如下:
一、受持八戒:
即于每月的六斋日,持八种斋戒法,即:(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4)不妄语;(5)不饮酒;(6)不以华鬘装饰自身,不歌舞观听;(7)不坐卧高广华丽床座;(8)不非时食。
二、如法供佛:
布设道场,珠匠香水沐浴、着新净衣入于道场。于道场中,以幡花香华、明灯美味,供养祈请诸佛菩萨。
三、如法造珠:
对于主珠的原材料进行精挑细选,然后,专心制作、精细抛光,务求佛珠均匀洁净,尽量去除各种有瑕疵。在制作过程中应当持诵真言,加持佛珠。
(图:专利佛塔·盘龙金刚铃,
主珠为紫檀)
四、穿配成珠:
主珠制作完毕后,穿配以黄金佛头、银制坠珠等贵重配饰,从而成珠圆满。
五、以珠供佛:
制珠完毕后,应于佛像前,以佛珠供养如来,并持诵真言。
以上这些要求,对当今大多数佛珠制造者、贩卖者来说,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欲求正脉佛珠者,应当寻访深谙珠道的珠匠、实修佛法的行者。
(图:如意藏的珠匠们在去筛除瑕疵珠)
佛教极为重视佛珠品质,要求人们务必选取优质的材质,务求制作精良。佛还告诉人们:若想制作如法、优质佛珠,应当寻找到如法的珠匠,在找到以后,不应当与珠匠讨价还价(价格听人珠匠确定),而务必追求佛珠的精良品质。
如《佛说陀罗尼集经》云:“佛言若人欲作法相数珠,先唤珠匠,莫论价值,务取精好”。
(图:顶级白水晶佛珠)
《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亦云:“智者选子切须匀好,不得朽损及与缺减,并须圆满仍细为上,彼菩提子、金刚子、印捺罗子、槵子等,及用别子一一拣选殊妙上等”。
以稀有的佛家宝物制作佛珠等法器法物,是佛家的一贯精神。如《佛说陀罗尼集经》云:“一一皆须内外明彻,无有破缺,圆净皎洁,大小任意”。
(图:蜜蜡佛珠·配南方佛如意宝坠饰)
在无法得到至宝后,才在材质上退而求其次。如前经云:“以金作数珠,若无用银,若无银者用赤铜”。
持用佛家宝物制作的佛珠,此生即可证成圣果!如前经云:“若以此等宝物数珠,掐之诵咒诵经念佛诸行者等,当得十种波罗蜜功德满足,现身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图:近代高僧虚云法师的念珠)
有人说:“我们不应该执着,不要追求高品质的佛珠”。显然,这不仅违背了佛经,而且也误解了“不执着”的真义。
实际上:对于世间法的贪欲,是佛教要求破除的;而对于出世间法的求取,是佛教所大力提倡的。将用于世间的金钱,转而用于优质、精美的佛珠,正合佛意。
行人选用高品质的佛珠,可令自他欢喜,进而引人亲近三宝,感化受教。
行人选用优质的佛珠,也征兆着其修法的殊胜;而高品质的主要含义,是光泽、圆满、坚硬、无破损、珍贵等,这让人领悟到佛陀的圆满稀有、佛性的恒久光明,从而助人解脱成佛,这正达成了法器出世的目的,圆满了法器的功德。
“菩提子”是大名鼎鼎的佛珠材质,因争议较多、市场混乱,这里作一探讨。
菩提子在佛经中又称活儿子,菩提子佛珠之功德最极殊胜,可以令持用者念诵一遍真言的功德,增加无量倍。甚至,即使不念佛持咒,而口出俗语恶言,也具有念佛持咒的功德。ⅵ
究竟什么是菩提子,对此误解颇多,例如《佛学大辞典》认为菩提子“非菩提树之实”。实际上,《佛学大辞典》判菩提子不是菩提树的果实,这是重大疏漏。
在《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中,文殊菩萨明确宣说了菩提子和菩提树的关系:经中讲述了菩提树救度外道的故事,以解说菩提子佛珠的超胜,毫无疑问:正脉佛教中的菩提子,正是菩提树之果实。
(图:印度菩提伽耶,
佛陀成佛处的菩提树)
诸佛的菩提树有别,其中有些果实坚实圆满,可用来制作佛珠,但释迦牟尼佛的菩提树在此之外。
释迦佛的菩提树,学名为FicnsRcligicsa,属桑科,其子是类似无花果的浆果,因太软,故无法制作佛珠。
可见,由于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的善业不足、道心不坚,因此,不能感得坚实的菩提子用于制作佛珠,这也是应当引起我们深自忏悔的!
(图:菩提伽耶的正觉塔和菩提树)
佛教经典,对于佛珠材质规定严格ⅶ,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开许ⅷ。
结合上述两者,面对近年来花样百出的菩提子,我们只承认佛教经典和历史传承中的菩提子;也就是说,在有所开许者中,仅认可长期历史传承中的菩提子。
这种菩提子主要包括:星月菩提、凤眼菩提、金刚菩提、天台菩提、菩提根(历史上以其树叶制作贝叶经)。
木槵子虽然没有顶着“菩提子”的名号,但为经典明确开示,亦属种子类,故也可以归入菩提类。
此外,笔者遇到藏传佛教活佛高度认可莲花菩提,故莲花菩提可不作严格排斥,置于观察之列。
(图:凤眼菩提树)
(图:贝叶经)
以上这些“菩提子”虽然并非佛经中的菩提子,但是,它们在长期的佛教历史传承中得到广泛认可和持用,并不断汇集着一代代高僧大德和佛教行人的加持力,必有非凡之处。
好了,择珠法要述毕,神游珠殿至此,想必读者已经成珠在胸了。
在选定了自己的宝珠之后,该如何借助它迅速开显身心中的法身五佛,这是珠道中最核心的内容,欢迎您浏览《珠道(下)?成佛奇径》,探究其中的珠道精髓、成佛捷径。
阿弥陀佛,圆满吉祥!同德合十
同德居士为正脉佛化艺术倡导者,从事佛教义理研究,致力于通过论著、音乐、诗歌、佛具等形式的创作,传承正脉佛教文化。
居士多年来研修恩师所授显密圆教,他提倡深入佛教原典,正确领悟佛教本义。鉴于世人对于佛教本义的大量误解,居士创办了“如意藏”,唤起菩萨行者投身其中,共同荷担如来家业。
居士为“如意藏”首席设计师,中国唯一佛珠专利发明人,他自称为“珠道遗民”,多年来,致力于五方佛珠道的复兴。
同德居士生长于文化世家,先辈多为著名诗人、文学家、清寒高知。
代表作为《珠道》三部曲,佛化民谣《花非花》、《狱歌》、《无相之旅》等。他的更多作品,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