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文艺姜席本土文人笔下的晚霞湖

前言

有人说:西湖美。而我想说,晚霞湖更美。

晚霞湖,风景秀丽,景色宜人,除了她本身的自然风景美,我认为还有另外一种美,就是她哺育了一批又一批学子,也孕育了姜席作家群,这群作家在晚霞湖畔获得了丰盈雅致的美感经验,一篇篇精致动人的散文,在湖水的见证下,被写进了现代散文史的卷帙。

今天选摘姜席本人知名作家史四满、姬庚成、张杰及赵君平四位的作品,以飨家乡文学爱好者。

——主编:姬旭

史四满,男,甘肃省西和县姜席镇段集村人,自年开始文学创作以来,曾在[甘肃农民报]举办的“春雨杯”小说征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月是故乡明)全国征文大赛中,荣获佳作奖,西和县首届仇池文艺奖,多年来,在省内外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多篇。

晚霞湖

晚霞湖,是甘肃省西和县的后花园,是姜席镇一道亮丽的风景。出了西和县城,约走10余里,爬上一道陡峭的山梁,进入一道独特的棕红色结构的铁柱大门,放眼望去,映入人眼帘的就是风景如画的晚霞湖。

晚霞湖从南向西,顺着西姜公路,直挺挺地躺在几个村庄的中央,像一面大镜子,熠熠发光,她虽没有杭州西子湖那样的烟波浩渺,却有着扬州瘦西湖那样的温婉旖旎,湖面沉默如镜,湖边的环形路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倒出人影、树影、水上亭子和四周的山影,偶有微风荡过,便会激起层层涟漪。

不论春夏秋冬,晚霞湖的美丽都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春季,湖面厚厚的冰开始融化,随处可见鱼儿欢快地在打挺,水鸟成群结队地在水上游啊游,相互追逐着。小燕子敏捷地穿梭于湖面上,自由自在飞翔,享受天伦之乐。柳是晚霞湖最靓丽的风景。环湖路边的一棵棵垂柳静默在水边,宛如闺中少女将一头秀丽的长发垂于水面之上。微风拂过,柳枝婆娑摇曳,恰若款步而行的女子莞尔回眸,低头浅笑。偶尔,会有露珠沾着莹亮的晨晖从柳尖上滑下,碰出阵阵涟漪、、、、、

晚霞湖四面是山,山上是农田,地埂边全栽上了柏树,一行又一行,层层叠叠,顺着山势缠绕,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半山腰是村庄,村庄因晚霞湖的美丽,怕给游人如织的贵客丢脸,打造的像模像样,小别墅一年比一年增多,那些陈旧的房屋在党的好政策,旧房改造的帮扶下,全消失了。村与村都成了亮丽的风景,农舍门前建有小花园。处处呈现出一派新气象。村庄周围除一部分果树外,几乎全是洋槐树,这些茂密的树把晚霞湖围得严严的,初夏,槐花盛开的时候,香味扑鼻,透过槐花树看晚霞湖,波光粼粼,鱼跃点点,小船轻轻漂,人在画中游。特别在晴朗的早晨,旭日东升,万道霞光洒满晚霞湖,湖面金光闪闪,碧水生辉,亭台更加光彩夺目,置身于这境界之中,令人如醉如痴。近年来晚霞湖观光旅游的人一年比一年多。特别盛夏,因为有湖水那个降温源,天气再炎热,湖面上微风轻轻一吹,一点也不觉得燥热,要是坐上汽艇在湖水中兜兜风,更爽快极了,湖边农家乐的小吃,各具特色,很适合各地游人的口味,再加些地方特色小吃。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客人,晚霞湖能是游人大饱眼福、口福。因而晚霞湖是游人的好去处,也是避暑的最佳选择地,更是偷恋的小伙谈情说爱的好地方。

秋天的晚霞湖是最美丽的,荷花伏湖面,芦苇水中摇,这个季节一年一度的乞巧节到来了,姑娘们忙着在湖边练乞巧歌,妇女们忙着在湖区的山梁上练山歌,准备七月七吼一嗓子,参加广场舞比赛,男人们趁着忙完夏收的空闲时间也来到湖边溜达溜达、听湖、看湖。老年人泡上一壶酽酽的浓茶,坐在湖中水上凉亭椅子上、或路边的长椅上,摇着蒲扇,细细品着茶香,谈古今盛事,小伙掰着指头数着湖边七仙女和牛郎相会那天的到来,“乞巧节”是当地最热闹的节日,被国家列为非文化遗产,在北京成立了研讨会,受到国外华人的认可,所以那一天有无数人在   晚霞湖是陇南最具休闲消夏的好去处。“天人合一”的环境令游客流连忘返,田畦、农舍、篱笆、窗前绿柳、鸡埘荷塘、门前小溪、鸡啼犬吠、乞巧文化长廊,增强了大自然在游客心目中地位,诱人的绿色户外,游客真正的融入自然,心灵在美丽的绿色中得到真正的憩息和净化。

  在当地农家乐、新农村农家院,主人尽量营造了一种农家文化气氛,不管观光、农事活动、还是风俗考察,都在宁静舒缓的氛围中进行。

  游客在农民的庄园里买自己种植的新鲜蔬菜,新鲜水果和土生土长的鸡鸭;学做特色产品制作,烙馍、擀手工面、馓饭等农家特色小吃。时而炊烟轻袅,时而闲云舒卷,这才是真正的惬意和洒脱。

  体验民俗民情也是晚霞湖畔的新鲜事。地方山歌、书画艺术、乞巧活动、刺绣、纳鞋垫手工活,这些活动让游客体验,都是很吸引人的。这些具有民族特色深受老百姓喜爱的艺术形式,特别受游客青睐。

  最浪漫的要数晚霞湖畔乞巧文化长廊上的万种风情。每一对新人产生,他们都要沿着牛郎织女在文化长廊上走过的足迹,拍照纪念,甚至拍成永久性的“结婚照”,年年如此、天天如此。

  瞧,那一对情侣在荷花池边陶醉的一吻,感动了湖水的平静,甜蜜地蹲在湖岸边,遥望天河边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哪行泪,观赏飞翔的野鸭销魂的倩姿。一朵云过,那对情侣互相倾诉漂亮伤感的音符“河岸边上的妹妹娃,一解渴来二解乏”。

  听惯了流行歌曲的城市游客对于山歌是很有震撼力的,充分领略了仇池文化美。

  民俗民情体现的是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我们特色小吃里的浆水面、杠子面、锅盔、扯面、揪片片面、野菜,极具吸引力。

  其实,最美的还是芦雁点水、晚霞夕照时的情景。人们一天的疲劳该轻松了,有的单身、有的成群结伴、有的情侣对,在晚霞湖游泳洁身放松,听着芦苇丛归窝雁的唧唧喳喳,看着湖岸边唱着乞巧歌跳着乞巧舞的大妈,根本忘记是在那儿。

  月亮从湖面上明晃晃的升起,归帆离岸的汽艇、龙舟载着朦朦胧胧的梦,在薄霭和微漪里尽情享受。听着悠然间歇的山歌、巧女歌声,把游人引入美梦。确是的“此梦只应天上有,闲庭信步晚霞湖”。

赵君平,笔名云水禅心,80后,女,甘肃省西和县姜席人,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文字散见于《中华散文精粹》《中国散文家》《华夏散文》《飞天》《甘肃日报》《开拓文学》等报刊杂志。现供职于西和县城南幼儿园。

七月,到晚霞湖来看荷花

今日秋风,早上一出门就感到了丝丝的凉意。天阴沉着脸,似乎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我穿了一件浅绿色披肩风荷叶边的连衣裙,有点薄,不由打了一个寒颤。折回身,套了一件白色小外套,欢欢喜喜出了门。好久没有回晚霞湖了,看到朋友在   正在沉思间那边有人喊,到文化长廊这边来拍!于是我们绕过“同心亭”,到了莲花池又一入口处,折身到了文化长廊。文化长廊这边的荷花,有些稀疏,几朵白莲花便顾影自怜,在水里照影儿。我胡乱的拍了一通,在朋友圈里晒了几张荷花的美照。如今大家晒娃、晒风景、晒美食几乎成了必修课,不晒晒似乎不习惯。顺便告诉大家来看荷花。

摄影师朋友说:“你们来看,那朵荷花的侧影多美!”顺着手指望过去,一片湖水里开着几朵莲,最边上的那一朵被一片荷叶托起,两侧是两个细长的花苞,水中的倒影十分清晰。朋友说摄影也要注意观察,选材,拍摄一部好的作品和写一篇好的散文是一样的。像这样的情况可以少拍一点上半部分的荷叶,把水面下的倒影拍上,效果应该不错。他刚才拍的一张,水面荡开一圈一圈波纹,一朵荷花在水里照影呢,意境特美。他说为了拍到水纹他登了十分钟。于是我跨过文化长廊的横栏,蹲在池边,试着拍了一张,果然效果不错。

诗人朋友感叹要是把荷花的香气也拍进去该有多好啊!他们一个把爱莲的情意定格在镜头里,一个把对莲花的喜爱写进诗里。我索性就做一朵白莲花,无欲无求的依偎在湖水里,读它平静的水面下涌动的心事,直到一起老去。老了的湖水表面如何风起云涌,内心却安详如初,而我还是会开得颤颤巍巍,等你来。

  七月,到晚霞湖来看荷花吧,看那些乞巧的女儿如何把如莲的心事说给巧娘娘听,听那些美丽的姑娘用怎样质朴的歌声唱出心底的渴望。来吧,就算没有约定,我依然会在晚霞湖等你,等你来看荷花!

(注:作品来源于作者本人,图转载于网络,转载请注明“西和文艺”)

附往期刊登‖延伸阅读:

西和文艺

肖桐国画作品

西和文艺

郑虎林书法作品

西和文艺

胡询之书画作品

西和文艺

王小静书法作品

西和文艺

余永红国画作品

西和文艺

杨天斌散文作品

西和文艺

石永红诗歌作品

西和文艺

吕程书法作品

西和文艺

张素纶国画作品

西和文艺

吕敏讷散文作品

西和文艺

魏旭诗歌作品

西和文艺

沈澎书法作品

西和文艺‖何双平国画作品

西和文艺

赵荆民书法作品

西和文艺

张志凌书画作品

西和文艺‖鱼树雄诗词作品

西和文艺

剡根宝国画作品

西和文艺

张雄诗歌作品

西和文艺

马峰国画作品

西和文艺

彭养育书法作品

西和文艺

刘永奇书画作品

西和文艺

杨正学书法作品

西和文艺

肖一博国画作品

西和文艺

魏智慧诗歌作品

西和文艺

刘恺国画作品

西和文艺

张鹃书法作品

西和文艺

李权国画作品

西和文艺

刘高才书法作品

西和文艺‖赵君平诗歌作品

西和文艺‖马世荣篆刻作品

西和文艺‖王鸿亮诗歌作品

西和文艺‖张小峰书法篆刻作品

西和文艺‖马跃军诗歌作品

西和文艺‖姬旭书法作品

赞赏

长按







































治疗头部白癜风
治白癜风的中药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suns.com/tlxx/26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