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的西北部
有这样一个边陲小县
这里的毡房遮不住牧民的歌声
这里的马鞭挥不去满坡的花香
这里的山川、牧场、树林描绘出一幅浪漫的美丽画卷
这里迷人的牧笛让草原故事久久回响
她就是托里
托里生态园音乐喷泉
5月11日,携着一缕浅夏的芬芳,新疆油公司职工谢诚决定利用公休时间带家人一同前往距离克拉玛依市公里的托里县景区,体验那里的自然风光。在制定自驾游计划之前,托里就是他们一家铁定要去的地方!
沙孜湖风光
原来,托里县做为新疆油田公司对口扶贫县,谢诚曾经在这里工作过一年多的时间,除了对这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十分了解,而且对这里也有了深厚的感情。
果子沟
托里一词源于蒙古语,意为“镜泉”,因城中有一旺泉,泉水清澈甘美,远望犹如明镜,故而得名。
夏季的塔斯提河谷
全县总面积2.13万平方公里,地处亚欧大陆地理内心,省道、省道线穿县而过,连通了伊犁、阿拉山口、阿勒泰、塔城各旅游景点。沿线景点有阿拉山口国际口岸、恰唐国际狩猎场、巴尔鲁克山塔斯特天然林场、沙孜天然草场、苏拉夏情人谷、果子沟、亚欧大陆地理内心标志地、托里生态园、白洋河天然林场、等主要的旅游景点,是自驾旅游不二选择。
牧民转场
谢诚告诉记者,在新疆油田公司的不懈努力下,托里县已经摘下了贫困县的帽子,发展越来越好,所以他也想来看看,一家人游玩了托里县周边的果子沟、苏拉夏情人谷、沙孜湖、多拉特水库等景区,家人都很高兴!让他们印象深刻的是沙孜湖,沙孜湖它似一条淡蓝色的绸带,柔美秀丽,那里金花遍地,牛羊如云,毡房点点,就像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古丝路画卷。晚上回到自驾游基地,基地的小庭院很温馨,他们在毡房里吃美食、看表演,体验着浓厚的哈萨克民族风情!谢诚告诉我们,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托里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塔斯提风光
第一次到托里的家人们亲身体验了一把这里的宜人气候和极具民族特色的哈萨克民族习俗,尤其是当地哈萨克族村民的待客热情。
谢诚说:“这一次旅游大家都非常高兴,我要把村里的民风、环境给周边的朋友们多多介绍,让更多的人来这个村玩一玩、转一转、享受一下哈萨克族的民俗风情。”
玫瑰谷照片
长期以来,托里县和新疆油田经过不断的交流交往、互帮互助,结成了携手共进的好邻居。-年,新疆油田公司累计投入援助资金万元,实施了水利、电力、通讯、道路、定居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哈萨克风情园、草畜联营合作社、希望小学、技能培训等援助项目,新疆油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集团公司脱贫攻坚的系列部署,开展党建扶贫、旅游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爱心扶贫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解决了余户余人的温饱问题,贫困群众增收技能进一步拓宽,为加快托里县脱贫致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万人冬不拉
新疆油公司挂职干部、托里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刘红喜告诉记者为了打造精准扶贫项目,多年来,新疆油田公司对口扶贫工作已经探索出了一条“输血”变“造血”的金融扶贫新路,目前由集团公司援建的自驾游基地有13套民宿,客房容量在70人左右,装修上使用了民族风俗元素和现代元素,打造了民族风情、中式和欧式三种不同风格,民宿风情各具特色,为各地游客营造了宾至如归的温馨环境。实现餐饮和住宿把食宿和旅游结合起来,周边有全县电商中心、标准化食品加工车间,形成吃、住、游、购一体化游客集散中心。
新疆油田公司援建
他希望,在新疆油田公司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县旅游业的发展,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了托里,让他们感受到哈萨克族风土人情的同时,也为村民找到一个新的致富门路。以后我们的扶贫工作也会尽全力为发展托里旅游出谋划策,早日让村民们致富。为托里县新的明天!为脱贫巩固作出新贡献,也为集团公司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信息来源: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张海燕
审核:边旭
(不知操作步骤?看截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